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肝病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死亡和患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全球疾病负担项目,年,有多万人以肝病为主要原因死亡,包括急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死亡人数约占全球死亡总数的4%。
随着富裕程度的提高,中国的肝病负担也在激增。据估计,在中国,约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受到某种形式的肝脏疾病困扰,包括乙型肝炎病*(HBV)、丙型肝炎病(HCV)、肝硬化、肝癌、非酒精脂肪肝(NAFLD)、酒精肝病(ALD)、药物诱导肝损等。
转氨酶是反映肝脏功能的一项指标,它是人体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中*等,造成肝细胞受损时,转氨酶便会释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转氨酶升高。
转氨酶水平在0~40之间是正常的,如果超出正常范围,一般会再检查一次,排除由于实验室设备故障和操作错误等因素造成误差的可能,如果转氨酶水平还很高,多半是由病*性肝炎或其他肝病导致的。
——案例分享
杨大哥今年56岁,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平时除了种几亩地之外,他也经常干建筑,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木工。
就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村里有人想让杨大哥帮忙盖新房,但是杨大哥却一口回绝了,表示自己最近身体不舒服。
杨大哥平时为人比较厚道,一听说杨大哥身体不适,村民们相约前去探望,这才知道,原来杨医院检查,转氨酶指数竟然达到了,比正常指标超出了10倍还多。
一传十,十传百,十里八村都知道杨大哥的病情,原本以为会这样一蹶不振下去,没想到仅仅过了6个月的时间,杨大哥又生龙活虎地盖起了房子。
这让村民们非常惊讶,杨大哥表示:在这6个月的时间里,自己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只要有助于肝功能的,他都尝试了一遍,这才让自己的转氨酶指数变得正常了,还大方的把自己的养肝方法分享了出来。
山东56岁农民养肝6个月,转氨酶到12,医生:方法值得学习
1、多吃菌类
香菇是典型的菌类食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视为菇中之王,香菇还可以药用治病,其中含有一种高纯度、高分子结构的葡聚糖。
即香菇多糖,具有抗病*、诱生干扰素和保护肝脏的作用,肝病患者经常食用,不仅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谷丙转氨酶还可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2、适当运动
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顺畅流动,为肝脏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适当运动可以有效促进脂肪消耗,有助于病情的恢复与好转。
可以通过慢跑,快走,骑自行车,爬楼梯等来保护肝脏健康,但要注意进行全身性低强度的动态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不要过长,不要强调运动量。
3、作息规律
如果人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那么就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因为每天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肝脏为身体排*解*的时间,如果此时还没有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便会导致*素在肝脏内大量堆积,加重肝脏负担。
肝脏里面就会出现转氨酶,为了避免转氨酶的出现,降低转氨酶的浓度,需要做到每天12点之前必须入睡。如果在检查转氨酶前一天的晚上睡眠不足,转氨酶就可能会升高。
4、服用保肝药物
想要降低转氨酶,除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之外,还要积极配合医生,采取一定的药物进行治疗。护肝的药物主要有柴胡、五味子、板蓝根、茵陈、猪胆粉、绿豆等药物研制而成,可以用于治疗酒精肝、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等。
同时对于肝硬化和慢性肝炎也能够起到治疗的效果,保肝的药物除了能够降低转氨酶以外,还能够起到增强免疫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