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病*是引起肝炎最常见的原因。其中,乙肝病*是公众最熟悉的肝炎病*,但未有效治疗同样可致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的丙肝病*,大家对其了解可能并不多。
“丙肝相较于乙肝,具有更广泛的传染性,疾病也更为隐匿,早期无任何症状,一旦临床症状明显,可能已到了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的程度,且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为此,广州医院感染医学科主任医师潘兴飞提醒,一旦确诊为慢性乙肝或慢性丙肝,即使无明显不适症状,也应及早干预,进行抗病*治疗,避免病情持续恶化。
肝炎病*感染,不干预后果很严重
36岁的王小姐(化名)5年前查出了乙肝病*感染,被确诊为慢性乙肝,医生建议她服抗病*药控制病情,但她自觉身体没任何异常,十分抵触。一年后再次体检,结果显示她已出现“轻度肝硬化”。
51岁的陈先生(化名)常年健身,看上去很健康。但有一天却突发“消化道出血”,止不住呕血,一查才发现已是“失代偿期肝硬化”,起因竟是以前感染过丙肝病*,一直未有效干预。
“慢性病*性肝炎被称作‘沉默的杀手’,无论是慢性乙肝还是慢性丙肝,感染后肝脏的病变进展比较缓慢,有些10年甚至20年可能都没有明显的身体异常症状。”潘兴飞解释说,这也是大多数慢性肝炎患者即便知道自己感染肝炎病*,也可能拒绝长期服药、长期干预、定期复查的原因。不少人不干预,像王小姐和陈先生拖到病情恶化才治疗。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潘兴飞分析说,肝脏就像人体的“过滤器”,肝细胞可以过滤掉血液中对人体可能造成损伤的细菌或其他有害物质。肝脏又是个很“皮实”的器官,肝细胞受损后会自动修复,但如果肝炎病*反复侵犯、长期活跃,那么肝细胞就要不停重复“损伤-修复”的过程。
“长此以往,就像皮肤受伤修复后会有伤疤一样,肝细胞反复损伤-修复后就可能形成肝硬化。”潘兴飞说。肝硬化和肝癌是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患者的主要死因。虽然从慢性肝炎到肝硬化的过程可以长达十几二十年,但肝硬化“不可逆转”,而从肝硬化到肝癌,这个过程则可长可短。
“乙肝目前无法治愈,但通过药物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活动,延缓、避免肝硬化的出现。”据潘兴飞介绍,而丙肝通过规范化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所以,一旦确诊为慢性乙肝或慢性丙肝,即使无明显不适症状,也应及早干预,进行抗病*治疗,避免病情持续恶化。
定期复查是关键
病*性肝炎早期都具有隐匿性,可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早期发现需要有“同伴健康意识”,即如果自身确诊为慢性乙肝、慢性丙肝,建议一起生活的直系亲属,包括父母、儿女以及配偶应完善相关检查,以便早发现、早干预。
对已确诊为慢性乙肝或慢性丙肝的患者,潘兴飞建议,日常生活要注意莫太过劳累,不熬夜、不喝酒,并接受规范的抗病*治疗治疗。
“医生,我现在没有不舒服,我不吃药不行吗?”在门诊,当慢性肝炎患者这么问时,潘兴飞会打个比方这样回答:“如果开车的话,你会把车开到刹车失灵、轮胎爆胎再去保养吗?开车的人都知道,车要用得久、开得顺畅需定期检修、保养,人的身体也一样。”他提醒慢性肝炎患者,莫等到出现症状才重视,发展到中晚期花再多的钱救治都不如定期体检、及早干预、长期科学管理获益来得大。
他建议,慢性乙肝患者一年至少2-3医院定期复查肝功能、HBVDNA、肝脏影像学检查等,尽早开始抗病*治疗。而对于已经发生肝硬化的患者,建议每3医院复查一次,坚持抗病*治疗,避免其继续恶化。慢性丙肝患者一旦确诊,也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抗病*治疗。95%以上的丙肝患者经过规范、系统的治疗,是可以清除丙肝病*的。
医学指导/广州医院感染医学科主任医师潘兴飞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翁淑贤实习生马利娟通讯员:白恬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何雪华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