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带你了解藏医诊断用药原则
TUhjnbcbe - 2021/8/13 16:33:00
白癜风好治愈吗 https://m-mip.39.net/czk/mipso_6905531.html

藏医诊断原则

???藏医的疾病诊断方法主要是问、望、触三诊。诊断就是认识疾病,认识疾病要靠症状。认识疾病,必先认识症状,因此分析疾病的症状是非重要的。

疾病的诊断


  诊断疾病,须从引起疾病病因、病缘、饮食、起居中去分析,找出真正的原因,特别是要清楚地知道发病的外缘,因为因与果是不会发生矛盾的,从性质、症状方面进行诊断。


  所谓性质,就是指“隆”、赤巴”、“培根”三者。须将其增长、耗损、蓄积、升起、紊乱等阶段的症状分析清楚,最后归纳为寒与热两种性质。所谓诊断的对象,就是从五官及其五境、五种污物来检查。五官是:眼、耳、鼻、舌、身五者;五境是:色、声、嗅、味、触五者;污物是:痰唾、大便、呕吐物、尿、血五者。所谓诊断的途径就是要从地点、季节、体型、年龄、昼夜、空腹、饮食等进行诊断。

问诊

是听力所及的都要询问:询问病因、患病的时间、患病的部位、饮食的情况,特别是病因、部位和症状,必须问清楚,问清楚病因就会知道患的是什么病,问清楚部位就会知道发病的途径,问清楚疾病的特征,就会知道病情细征差异,而不至于混淆。因此,在三诊中问诊最为重要。

望诊

但凡能用眼睛看到的都要观察,看体型,察肤色。特别应该观察尿液,这是视觉所及的诊断。还特别注意尿诊,尿诊是藏医观察疾病极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其观察内容包括尿的颜色,热气多少,臭味浓淡,泡沫大小、多少,颜色浓淡,消失快慢,沉淀物的有无和形状、漂浮物等。例如,热性病人的尿呈现红*色,臭味浓,热气维持时间久,泡沫呈现*色,消失快,沉淀如乱云状。

触诊

是触摸全身的寒热、皮肤的燥润、凹凸等,特别是要切脉,这是分析脉搏信息的诊断,即寸、甘、恰。切脉的手法分浮取、中取、沉取三种。寸、甘、恰三部所代表的脏腑,男女略有区别,男左手的寸、甘、恰脉,分别反映心、脾、肾(左肾)有精府;右手的寸、甘恰脉,分别代表肺、肝、肾(右肾)。女寸脉反映的脏腑,左手为心,其余相同。

藏医诊病除问、望、切外,还有药物试诊法。总之,根据三诊诊断得到的印象,加以综合分析和归纳,从发病原因判断疾病的性质,从症状和体征判断疾病的类型。

理论及用药原则

藏医药学理论认为药物与五行有关,其性、味、效亦源于五行。它认为药物的生长源于五行(土、水、火、气、空),即土为药物生长之本源;水为药物生长汗液;火为药物生长之热源;气为药物生长运行之动力;空为药物生长之空间。五行缺一,药物则不能生长。这就阐明了药物生长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关系。同时它又指出:土水盛的药物味甘;火土偏盛的药物味酸;水气偏重的药物味苦。

藏医在临床上用药是根据药物的六味、八性、十七效辩证主方。

六味

即甘、酸、苦、涩、辛、咸。甘味具有增强体力,补气固体,荣润肤色,开窍舒胸,生肌愈疮,干*水的功效。苦味具有清血热、赤巴热,健胃舒胸,增生腹肌的功效。涩味具有愈合伤口,复苏开窍,荣润肤色,驱虫之效。酸味具有健胃消渴,增生体温,生培根之效。辛味具有增生胃热,消积化食,镇静安眠,驱除肠胃寄生虫之效。咸味具有熄风镇静,消烦渴,生赤巴,干*水,增生血压之效。六味具有增生胃热,消积化食,镇静催眠,驱除肠胃寄生虫之效。

八性

即重、润、寒、钝、轻、糙、热、锐。药性“重、润、寒、钝”者可治隆病、赤巴病;药性“轻、糙、热、锐”者可治培根病。

???????治疗赤巴病的药味

????????治疗隆病的药味

????????治疗培根病的药味

十七效

即药物具有柔、重、温、润、稳、寒、钝、凉、软、稀、干、燥、热、轻、锐、糙、动等十七种效能。

每种药物都具有固定的性、味、效。必须根据十七效的对治配伍组方。所谓对治,就是采用药性与病性两两相对或相反的方法进行治疗。寒性病用热性药治之,热性病用寒性药治之。同理,温以凉;轻以重;柔以燥等进行对治,这就是用药的指导理论和原则。

医院中藏特色门诊坚持多学科诊疗为一体的特色门诊,以藏医辩证施治为基础,配合藏医特色外治法:藏医金针、藏医火炙、藏医放血、藏医霍尔麦等传统诊疗项目,应用中医针灸、浮针、火针、小针刀、刃针、脑针等综合诊疗手段,并充分运用现代诊疗手段,针对痛风、痤疮、鼻炎(鼻窦炎)、失眠症、甲状腺肿大、甲亢、高血压、高血脂、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脑供血不足、眩晕、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白脉病、面瘫、癫痫、中风后遗症、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肩周炎、前列腺炎、下肢静脉曲张、病*性乙型肝炎、*疸型肝炎、隆凑病(更年期综合征)等慢性疾病及疑难杂症,突出中藏医传统外治法特色优势,临床疗效显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带你了解藏医诊断用药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