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肝宝贝”“肝脑涂地”
“肝肠寸断”“好心做了驴肝肺”……
生活中,与肝相关的词组
相信你可以顺手拈来
然而,你了解肝吗?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脂肪肝只是胖子的“专利”。但其实,很多脂肪肝患者不仅不胖,而且还身形苗条。
医生,能帮我看看体检报告有没有问题吗?
其他都还好,就是有个脂肪肝。
脂肪肝?我这么瘦,怎么会有脂肪肝?
。。。。。。。。。
这个病严重吗?会变成肝癌吗?
这个。。。。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是不是只有胖子,才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离肝癌到底有多远
▼
发表在中国《世界胃肠病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更是发现,人瘦且腰围正常,但却有脂肪肝的人占整体脂肪肝患者的12.9%。
到底什么是脂肪肝?为什么瘦人也“难逃一劫”?
01
3个指标高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临床上不能以“胖瘦”来判断患者是否有脂肪肝,瘦人中脂肪肝也不少见。
这项研究共对位健康体检者进行了调查,在其中位体型偏瘦且腰围正常者中,发现17.5%的人罹患脂肪肝,占整个人群的5.2%。
另外,随着身上“肉肉”的增多,脂肪肝的整体患病率还是会增加:胖人脂肪肝患病率较高为61.7%,超重的人为39.1%,在整体瘦人中为21.4%。而那些人瘦且腰围正常但却有脂肪肝的人占整体脂肪肝患者的12.9%。
?那么同样腰围正常,但有脂肪肝的瘦人和没有脂肪肝的胖人有什么区别?
区别在于,这些瘦人基本都更为年轻,且代谢紊乱情况更糟:有更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更高的腰围身高比、舒张压、血小板计数、甘油三酯、血尿素氮等。
研究者指出,如果身形苗条,但腰围身高比、血红蛋白或甘油三酯3个指标高,最好用超声查查脂肪肝。
注:腰围身高比是指腰围与身高的比值。40岁以下人群腰高比应不超过0.5,40~50岁者不超过0.5~0.6,50岁以上者不超过0.6。
02
脂肪肝不都是肥胖惹的祸
营养不良:脂肪在体内的代谢、肝脏与血液之间的运输需要“交通工具”,这个工具称为载脂蛋白。当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摄入不足时,体内没有足够的载脂蛋白,无法把甘油三酯运出,就大量沉积于肝脏,形成脂肪肝。
所以,盲目减肥、长期吃素等都有可能带来脂肪肝。
糖尿病:作为代谢综合征,它会导致身体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发生异常,约5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患脂肪肝。
除了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等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也会增加其他肝脏损伤因素的易感性,导致肝病发生及发展。
长期酗酒:长期大量饮酒会损伤肝细胞,加上喝酒后食欲降低,食物的摄入量减少,食物中参与和组成脂肪分解代谢的酶——胆碱的摄入量减少,多余的甘油三酯难以清除,长此以往,易导致酒精性脂肪肝。
肠道菌群紊乱:大量研究显示,小肠内细菌过度生长、肠源性内*素血症及脂肪化的肝脏对内*素敏感性增强等几大因素,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也有关系。
其他疾病如慢性肝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柯兴氏综合征等,如果破坏了肝细胞膜的完整性,或导致肝内脂肪代谢异常、肝细胞缺氧,也都会造成脂肪肝。
某些药物和化学物中*:比如过量服用或密切接触四环素,砷、银、汞等重金属,三氯化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巴比妥,*曲霉素等,都可引起脂肪肝。
03
脂肪肝不只伤肝
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脂肪肝是肝脏脂质代谢紊乱造成的,同时又是加重肝脏损伤的重要因素,两者互为因果。长期的肝细胞变性会导致肝细胞再生障碍甚至坏死,进而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一旦肝硬化发展到失代偿期,极易发生肝腹水、消化道大出血、肝脏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等。此外,肝硬化继发肝癌的几率也比较高。
降低人体免疫与解*功能
脂肪肝患者肝细胞脂肪变性或坏死,使肝脏的免疫功能下降,脂肪肝患者常伴有肝脾肿大。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脾脏肿大会造成脾功能亢进,会抑制细胞免疫功能,所以脂肪肝患者通常抵抗力会降低,感染风险更高。另外,肝细胞脂肪变性后,解*功能降低,容易造成*素在体内潴留,对身体造成伤害。
进一步增加肥胖风险
肝脏代谢出现问题,人们吃进去的脂肪、糖类和蛋白质就不能被有效利用,更易转化为脂肪堆积起来,这样就导致了肥胖。
04
得了脂肪肝别有这些错误的吃法
1、只吃素,一点肉都不吃:有研究发现,适当摄入优质蛋白,反而更有利于脂肪肝的恢复。因为这些蛋白质可以增加载脂蛋白,帮助肝脏运出脂肪,减轻脂肪肝。蛋白质摄入不足,反而会导致肝脏内部的脂肪沉滞,加重脂肪肝的病情。
优质蛋白质食物:瘦猪肉、牛肉、鱼肉、蛋白、牛奶等。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需要72-90克蛋白质。
2、主食吃太多:有些人减少了油脂的摄入,但主食还是吃得很多,结果也会转变为脂肪,导致肥胖,促使脂肪肝的形成。
平时的精米白面,可以换成一部分谷薯类食物加一些粗杂粮,能增加饱腹感。
3、吃饭太快:胖子普遍食欲好,进食速度快,大多数情况下,食物没有得到充分的咀嚼,没有形成足够的食糜贴附于胃壁,所以虽然已经吃了较多食物,但仍有饥饿感,反而容易吃多。
有研究证实,同样数量的食物,嚼得少、吃得快,就会更容易饥饿。所以,吃饭最好细嚼慢咽,这也是控制食量的小策略之一。
4、不吃早餐:不吃早餐绝对是个坏习惯,它会使机体对热量更加渴求,于是把热量储备起来以备急用。时间长了,就会引起热量代谢紊乱,加重脂肪肝。
5、晚餐吃太晚:晚上吃太晚,吃得过多,然后就睡觉了。时间久了,体内脂肪越积越多,同时容易早餐没有食欲和出现肥胖等症状。所以,“晚饭少一口,活到九十九”的说法是值得提倡的。
晚餐时间不宜过晚,最好在晚8点以前,便于食物的消化,还有利于预防脂肪肝、尿路结石等疾病,身体也比较舒坦。
6、饿着不吃:有的体型较胖的人查出了脂肪肝,觉得自己应该快点减肥,然后就采取“饥饿疗法”,饿着。虽然体重在短期内迅速下降,但会使脂肪酸大量释放,反而会沉积在肝脏,加重肝脏炎症。
7、过量吃水果:不少人减肥时什么饭都不吃,只吃水果。一般我们都认为吃水果健康,但其实也要说多少,每天半斤水果就够了。
水果中含有葡萄糖、果糖,99%的果糖可以在肝脏内直接转化成甘油三酯,吃得过量,葡萄糖和果糖的过量摄入对脂肪肝的形成也是一个较大的危险因素。
05
肝脏从发胖到癌变只要4步
有些人总觉得癌症离自己很远,但其实,肝脏从长胖到癌变的过程,只需要短短四步。
第一步:发胖:“发胖”,其实说的就是脂肪肝。当过量的脂肪在肝脏细胞内堆积,超过肝重量的5%时,便形成了脂肪肝。
第二步:发炎:进入体内的脂肪逐步覆盖肝脏,这时肝脏会开始反抗发炎,即出现脂肪性肝炎。
第三步:硬化:炎症继续发作,就会刺激肝脏内纤维组织增生,并逐渐增厚、变硬,即出现肝硬化。
第四步:癌变: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称为“肝癌三部曲”。
肝癌的发生,与肝炎、肝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机体不能及时清除异常的肝细胞,就可能发生癌变。
脂肪肝不痛不痒,很多人不把它当一回事,但这其实是身体在向你发出警报:你的肝有危险了!
06
肝不好时会出现这些症状
当肝功能失常时,会眼睛发*、面色暗淡;继而眼睛干涩,口苦,小便浓*或茶色,指甲出现竖条纹、干脆易断;乃至肝区不适,腹胀,恶心厌油腻,难入睡等。较明显的症状有:
3*:眼睛发*、皮肤发*、尿液发*
2降:胃口下降、睡眠质量下降
1痛:肝区疼痛
遗憾的是,很多人缺乏相关的知识,常在无形中,默默做出一些伤害肝脏的行为,男女老少,均未能豁免。
更多关于——您的肝胆好不好?警惕这些症状,肝胆向您“求助”了的了解,医院副院长刘培宗直播。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