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接种第2剂新冠疫苗,你需要了解这些
TUhjnbcbe - 2021/6/14 18:45:00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近期,国内有多个地方出现本土突发疫情,这提醒我们疫情还没有过去,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对此,尽快接种新冠病*疫苗形成群体免疫越发重要。

而随着新冠病*疫苗接种人数持续“爆棚”,尤其是准备接种第二针疫苗的人群,需要及时了解各类疫苗的接种间隔、是否需要补种、是否需要加强免疫、暂缓接种等问题……

目前我国获批的新冠病*疫苗分别需要接种几剂?接种间隔多久?

新冠病*灭活疫苗(Vero细胞):接种2剂,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周,第2剂在8周内尽早完成。重组新冠病*疫苗(5型腺病*载体):接种1剂。重组新冠病*疫苗(CHO细胞):接种3剂,相邻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4周,第2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6个月内完成。

不同技术路线、不同厂家的新冠病*疫苗可以混打吗?什么时候可以混打?

根据《新冠病*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原则上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如遇疫苗无法继续供应、受种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时,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基于大量的科学研究试验表明,使用不同厂家的同一技术路线的疫苗,效果是完全一样的,既不会影响保护效果,也不会影响疫苗的安全性。如果没有同一企业的同一种技术路线生产的疫苗,可以用不同企业,但同一种技术路线的疫苗来替代。换句话说,灭活疫苗只能替代灭活疫苗,蛋白亚单位疫苗只能替代蛋白亚单位疫苗。

一支疫苗两人共用,会不会出现分配、质量问题?

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情况下,国内生产的两剂次的疫苗和一剂次的疫苗,在原辅料、生产配方、包材、生产场地和工艺参数上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装量是一剂次还是两剂次。两人量的装量是有富余量的,可以满足两人使用。

新冠病*疫苗第二剂或者第三剂接种时间超过8周怎么办?

对2剂或3剂次程序的疫苗,未按程序完成接种者,建议尽早补种。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补种完成相应剂次即可。

两剂次新冠病*灭活疫苗接种间隔小于3周的对象需要补种吗?

对在14天内完成2剂新冠病*灭活疫苗接种者,在第2剂接种3周后尽早补种1剂灭活疫苗。对在14~21天完成2剂新冠病*灭活疫苗接种的,无需补种。

已经全程接种疫苗,什么时候需要加强免疫?

现阶段暂不推荐加强免疫。建议密切留意疫苗接种新动态的变化。

接种新冠病*疫苗时能否同时接种其他疫苗?

不推荐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对于已经接种其他疫苗的人群,建议间隔14天后再接种新冠病*疫苗。如果已经接种新冠疫苗后需要接种其他疫苗,通常建议间隔14天以上,但是如果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或者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破伤风疫苗或者破伤风球蛋白的,则不需要间隔期,尽快接种相应疫苗即可。

现有疫苗能应付不断变异的新冠病*(如印度病*)吗?

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现有的疫苗可以应对印度变异株而产生保护作用。而且所有的相关部门都在密切跟踪,一旦出现了现有疫苗不能应对的变异*株,只要在投料端加入新变异株的病*,整个生产工艺不用做丝毫改变,产品端出来的就是针对变异病*的新的疫苗。

哪些人需要暂缓接种疫苗?

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新冠病*灭活疫苗的辅料主要包括磷酸氢二钠、氯化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铝等),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3.任何原因(如感冒、局部炎症、肿瘤、风湿免疫性疾病等)引起发热(腋下体温≥37.3℃)者;结核病活动期者;痛风发作、重感冒、心梗、脑梗等疾病急性发作期。4.急性脑病(脑炎、梗塞、出血等),或有惊厥、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者;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脱髓鞘疾病等)未控制的患者,或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5.呼吸系统急性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或临床未控制、胸膜疾病急性期等患者。6.血压≤90/60mmHg(原因不明),高血压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或)药物治疗、血压仍≥/mmHg,严重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率低于60次/分或大于次/分,严重心脏瓣膜病变,主动脉夹层,静脉血栓形成,严重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等患者。7.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炎症性肠病活动期,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等患者。8.急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严重肾病患者(未控制的急慢性肾炎患者,正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的肾脏病患者,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或慢性肾脏病3期以上即肾小球滤过率eGFR60ml/min的患者)。9.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高渗状态、乳酸酸中*)或患有上述急性并发症痊愈未满2周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3.9mmol/L者;甲状腺功能减退TSH>10μIU/L,且T3、T4低于正常值者;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亢性突眼患者。10.淋巴增殖性疾病未控制,再生障碍性贫血未缓解,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活动期,出凝血疾病未控制等患者。11.免疫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等)活动期,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明确合并机会性感染或恶性肿瘤未控制的HIV感染者,淋巴瘤、白血病或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患者。12.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正在进行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患者;器官移植状态患者。13.严重过敏性鼻炎急性期,急慢性湿疹或荨麻疹症状体征明显者,或伴有皮肤其它症状发作期。14.既往新冠肺炎病*感染者(确诊或无症状)6个月内。15.妊娠期妇女。16.临床医师或接种工作人员认为不适合接种者。17.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胃部不适等,查明原因再考虑是否接种。18.诺如病*或其它病*引起的急性腹泻。19.其他未尽事宜以疫苗说明书为准。来源:《新冠病*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5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广东省新冠病*疫苗接种暂缓情形专家共识(第一版)》《黑龙江省新冠病*疫苗接种禁忌和注意事项指引(第二版)》等。往期推荐

新刊速览

年第14期杂志目录抢先看

新刊速览

年第13期杂志目录抢先看

新刊速览

年第12期杂志目录抢先看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即可订阅《医师在线》杂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接种第2剂新冠疫苗,你需要了解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