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慢乙肝患者肝组织HBsAg和HBcAg表
TUhjnbcbe - 2021/6/7 17:20:00

医脉通导读

乙型肝炎病*(HBV)感染慢性化的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认为HBV持续复制及其引起的免疫应答是肝细胞损伤及炎症发生的主要机制,而炎症反复存在是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可用于预测疾病进展、抗病*疗效和预后;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是慢性HBV感染者肝脏免疫损伤的主要靶抗原。

作者:应盛胡爱荣蒋素文金珊珊颜华东胡耀仁

目前临床上均以血液学指标(HBV标志物如HBVDNA、肝功能等)作为病*复制和肝脏损伤的标志,但肝组织HBV的感染与表达以及与肝脏损伤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如何?相关的大样本研究不多。本研究通过对例接受肝活组织检查的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探讨HBsAg和HBcAg在肝组织表达强度的临床意义。

研究收集年1月至年12月接受肝脏穿刺活检术的例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及HBVDNA水平分为HBeAg(+)/HBVDNA(+)组、HBeAg(-)/HBVDNA(+)组及HBeAg(-)/HBVDNA(-)组;根据肝组织HBsAg和HBcA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根据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水平分为2×正常值上限(ULN)组、2~5×ULN组及≥5×ULN组。研究肝组织炎症活动度(A)、纤维化分期(F)及肝组织HBsAg和HBcAg的表达强度,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组织HBsAg和HBcAg表达强度的相关因素。

研究结果

▲例慢性HBV感染者中,肝组织HBsAg染色阳性例(94.67%),肝组织HBcAg染色阳性例(55.63%);≥A2者例(40.85%),≥F2者例(36.09%)。

▲HBeAg(-)/HBVDNA(+)组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A)和纤维化分期(F)最严重,其次为HBeAg(-)/HBVDNA(-)组,HBeAg(+)/HBVDNA(+)组最低;虽然三组间肝组织HBsAg染色强度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r=-0.,P<0.05),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肝组织HBcAg染色强度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r=-0.,P<0.01),以HBeAg(+)/HBVDNA(+)组最高、HBeAg(-)/HBVDNA(-)组最低。

▲肝组织HBsAg染色阳性组HBeAg阳性的构成及HBVDNA平均水平均高于阴性组,年龄低于阴性组;肝组织HBcAg染色阳性组HBeAg阳性的构成、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小板(PLT)及HBVDNA平均水平均高于阴性组,年龄及FIB-4低于阴性组。

▲影响肝组织HBsAg染色的因素为HBVDNA水平;影响肝组织HBcAg染色的因素为HBeAg阳性及HBVDNA水平。

▲肝组织HBsAg不同染色强度间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分期的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和2.,P值均>0.05);肝组织HBcAg不同染色强度间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纤维化分期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P<0.01),以阴性组的纤维化分期最严重。

▲ALT不同水平组肝组织HBsA染色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组织HBcAg染色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P<0.01),ALT<2×ULN组均低于其他组。

研究结论

慢性HBV感染者中绝大数肝组织HBsAg染色阳性,超过半数肝组织HBcAg染色阳性;肝组织HBsAg的表达强度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分期无相关性,与HBVDNA水平正相关;肝组织HBcAg的表达强度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无相关性,与纤维化分期负相关,与HBeAg阳性、HBVDNA及ALT水平正相关。

摘自: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10(4):-.

1
查看完整版本: 慢乙肝患者肝组织HBsAg和HBcAg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