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丙肝患者不知道的ldquo转氨酶r
TUhjnbcbe - 2021/5/13 11:32:00

 ?点击上方,
  肝病患者不知道的“转氨酶”六大误区


  1误区一转氨酶高就是肝炎


  引起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很多,除肝炎外,急性软组织损伤、喝酒、剧烈运动、过度疲劳、某些损肝药物,或患胆胰疾病、心肌炎、心肌梗塞及大叶性肺炎等感染性疾病,都可使转氨酶升高。所以,单纯的转氨酶偏高不一定就是肝炎。


  2误区二*疸很深,只要转氨酶正常就问题不大


  急性重症肝炎、肝衰竭时,由于正常肝细胞较少,所以释放到血液中的转氨酶反而减少,出现“胆酶分离”现象,即胆红素很高,但是转氨酶反而下降甚至正常。另外,胆管梗阻、瘀胆型肝炎,也可出现*疸很深,但转氨酶不高的情况。


  3误区三转氨酶越高,病情越重


  急性肝炎时,转氨酶往往很高,可达2000单位/升以上(正常值<40单位/升),但大多预后良好。而慢性乙肝的转氨酶大多轻度升高(300单位/升以下),有的甚至正常,但实际上却要严重得多,容易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4误区四转氨酶正常,肝病就好了


  转氨酶升高是肝损伤的标志,但转氨酶降下来了并不意味着“肝病就好了”。如慢性乙肝、丙肝、自发免疫性肝炎及长期饮酒者,转氨酶往往正常或仅轻度升高,但实际上肝脏已经发生了严重病变。例如某些肝硬化、肝癌患者,肝功能很糟糕,但转氨酶仍正常。


  5误区五转氨酶正常就可以停药


  慢性乙肝患者的转氨酶经常发生“波动性”改变,即使不治疗也会缓解,甚至正常;而丙肝患者的转氨酶常是正常的,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同样会进展为肝硬化、肝癌。停药前可以考虑转氨酶水平,但它不是停药的唯一指标,否则可能引发病情反弹。


  6误区六转氨酶升高必须用降酶药


  对于大多数慢性乙肝或丙肝来说,抗病*治疗才是“治本”的方法,治了本,转氨酶自然会降下来,根本不需要用降酶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丙肝患者不知道的ldquo转氨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