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病毒性肝炎
TUhjnbcbe - 2021/5/8 13:37:00
白癜风多久能治好 http://pf.39.net/bdfyy/tslf/180423/6185616.html

肝脏是人体含酶最丰富的脏器,酶蛋白含量约占肝脏总蛋白量的2/3。肝损伤后肝细胞内的酶类可能释放出来,或由于正常肝细胞的被损害而生成减少,这些变化可表现为酶学检测的变化。血清酶学检查是经济、实用的检测手段。
  目前的肝功能化验单中,大致可将检测的酶类分为5类:①逸出酶,由于肝细胞坏死而被释放出细胞外的酶类,如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等。②淤积酶,反映胆汁淤积的酶类,如5-核苷酸酶。③反映肝细胞合成功能的酶,如胆碱酯酶。5反映肝纤维化的酶类,如单胺氧化酶。⑤肝癌相关酶类,如甲胎蛋白。ALT和AST的升高将有助于判断患者肝脏的疾病状态。
  人体内的转氨酶有20余种,常用于检测肝脏病变的转氨酶主要是ALT和AST,这是由于肝脏中转氨酶的浓度比血中高~倍,在肝细胞坏死、细胞膜损伤等情况下,转氨酶将从高梯度向血中释放。1%的肝脏细胞损害,可使得血中ALT的浓度上升1倍,因此ALT和AST成为较为敏感的监测肝脏损害的指标。
  人体许多组织含有转氨酶,ALT在人体组织中的浓度分布为:肝脏>肾脏>心脏>肌肉,AST浓度分布为:心脏>肝脏>肌肉>肾脏。在肝脏内ALT主要分布于细胞浆中,AST主要分布于细胞浆和线粒体中。上述组织的损害均可使ALT和AST升高,如心肌炎、肌炎等,因此血清中ALT、AST的升高不代表一定是罹患了病*性肝炎。
  病*性肝炎的诊断需要2个条件:①嗜肝性病*指标阳性。②肝脏损害指标阳性。病*性肝炎最终诊断的金指标是肝脏组织活检。


  我们不能简单地以ALT和AST升高的程度来判断病程。如重症肝炎时,由于存活的肝细胞较少,ALT或AST反而随着病情的恶化而逐步降低。另外,血清中AST/ALT比值是判断病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这是因为ALT多存在于肝细胞浆中,AST多存在于线粒体中,血清中正常的AST/ALT比值为1.15。在急性病*性肝炎或慢性肝炎轻度发作时,AST/ALT数值下降,甚至小于1.0,可随着病情的逐步好转而恢复;在肝脏损害较为严重的时候,线粒体中的AST也释放到血清中,因此比值上升,大于1.2,甚至高于2.0,这类患者的近期死亡率将较高。

总之,ALT和AST的升高只表示机体存在脏器损害,不是病*性肝炎诊断的绝对指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病毒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