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TUhjnbcbe - 2021/4/30 3:43:00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一、临床症状

由鸭肝炎病*引起。本病潜伏期短,仅1-2天。雏鸭都为突然发病。

开始时病鸭表现精神萎靡、缩颈、翅下垂,不能随群走动,眼睛半闭,打瞌睡,共济失调。发病半日到一日,而发生全身性抽搐,身体倒向一侧,两脚痉挛性反复踢蹬,约十几分钟死亡。头向后背,呈角弓反张姿态故俗称“背脖病”。

喙端和爪尖瘀血呈暗紫色,少数病鸭死亡前排*白色和绿色稀粪。

剖检可见肝脾肿大,肝表面有大量出血斑点,大小不一,呈花斑状,称“花斑肝”;肠粘膜脱落。 

 二、防治措施1、严格的防疫和消*是预防本病的积极措施。

应避免从疫区或疫场购入带*雏鸭,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可有效防止疾病传入和扩散,定期对鸭场的环境,用具进行预防消*是绝对必要的。
  2、由于本病*抵抗力较强,免疫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可用鸡胚化鸭肝炎病*疫苗免疫种母鸭,每只1毫升,隔两周再做一次,共二次。这些母鸭的抗体可维持7个月以上,其后代母源抗体可保持2周左右,足以保护雏鸭渡过最易感的危险期。

但在环境卫生条件差,疫情较重的鸭场,则在8-12日龄仍需进行鸭肝炎疫苗的主动免疫或使用免疫母鸭的蛋*匀浆进行被动免疫。没有母源抗体保护的雏鸭,在疫情不严重的场可在1日龄注射肝炎弱*疫苗0.5-1.0毫升即可受保护。在疫情严重的鸭场,必须在1日龄注射鸭病*性肝炎的卵*抗体或高免血清0.5-1.0毫升,必要时于8-12日龄重复一次。
  3、对发病初期的病鸭及时注射鸭病*性肝炎高免卵*抗体或血清,每只1-1.5毫升,可治愈80%-90%病鸭,对中度病鸭也有一定疗效。

注射卵*抗体是治疗鸭病*性肝炎的捷径,但仅注射抗体是不够的,由于市售抗体质量参差不齐,效果不一,副反应大。

同肽博士使用,能够显著降低注射应激,增加采食量,解除机体精神抑郁。另,肽博士配合抗体一起使用,有效防止鸭肝的复发。

可用广谱抗生素防止大肠杆菌、浆膜炎的继发。

你花了·学习此文

转发到朋友圈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