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蒙医科普知识蒙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
TUhjnbcbe - 2021/4/20 17:04:00

乙型病*性肝炎是由乙肝病*在肝细胞内复制引起的肝脏炎症,乙肝是世界上三大顽症之一,蒙医称为“肝热证”。我国是乙肝高发区,目前我国有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携带者约1.3亿,慢性乙肝病人约万。

一、慢性肝炎的危害

1.通过血液将乙肝病*传染给他人。

2.激发肝纤维化,可形成肝硬化。20%—23%肝硬化可以发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6%—15%可发展为肝细胞性肝癌。

二、蒙医辨证施治

本病以发热,右胁部胀痛,肌肤发*为特征的一种肝病,病因由于三根相对平衡失调而希拉偏盛克于肝,与血相搏粘邪所致。过食辛酸味及性锐、热而油腻饮食,过度烤火、日晒,强力劳作,从马或车上跌下致使肝脏震伤,因身体衰弱而外感粘邪等,均为引发本病之因素,多见于希拉型体质者或儿童及青壮年人。

本病临床表现初病如患感冒,全身不适,低热,食欲减退,口苦,腹胀,目赤,身体疲乏沉重。继而出现恶心,或吐苦水,右上腹部及肝区疼痛,并传至脊柱右侧第九、十椎关节;颜面及全身发*,病势加重则肝区刺痛明显或有压痛,鼻衄,脉象数细有时微弱,舌体两侧浅红,中央着*苔,尿呈*色逐渐转为褐色;大便初期不变但不规律,后呈灰白色。本病如不及时予以有效治疗,则病邪进而扩散于肝脉要害而转变为肝肿大症。

三、蒙医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抗病*治疗的同时联合蒙药,以调节及增加免疫功能,保肝,养肝,调节胃的“三火”来帮助消化功能,从而提高乙肝疗效。

1、蒙药治疗

治疗以调节“胃火”及解*清热为原则,给予色日道五味散,红花清肝十三味丸,体*则用哈日十二味散,肝痛则用牛*九味散,钦那德棍斯勒,腹胀明显则用六味安消散,也可以做盐疗来缓解腹胀等症状,用调元大补二十五味汤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据临床观察,用蒙西医联合治疗乙肝,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2、蒙医特色治疗

腹胀、消化不良等胃肠寒症时可用热盐沙疗法;便秘、轻度腹泻、胃肠胀气、体质弱、消化不良、胃寒时可用腹部诺哈拉呼疗法;便秘,腹胀时可用蒙药灌肠补泻疗法等等。

临床研究表明上述蒙药对减轻肝脏炎症、防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治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疗效。对临床治疗乙型病*性肝炎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医院肝病科一直坚持蒙西医结合治疗乙型病*性肝炎,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效果显著,获得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肝病、脾胃病科简介

肝病、脾胃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专科,兴安盟地区蒙医肝胆病学重点学科,是以蒙医药为特色治疗肝胆疾病为主的内科疗区。

肝病、脾胃病科诊疗范围:蒙西医结合治疗病*性肝炎,重症肝炎,酒精性、自身免疫性、药物性肝病,肝硬化,肝癌,急慢性胆囊炎,急慢性胰腺炎,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技术精湛,服务周到,通过饮食、保健、用药等多途径进行指导,使广大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蒙医科普知识蒙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