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TUhjnbcbe - 2021/4/14 16:08:00
著名青少年白癜风专家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一、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细菌、病*、寄生虫等特殊病原体引发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有特异的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有一定潜伏期;有特殊临床表现,包括高热、肝脾肿大、*血症、皮疹等。二、传染病的预防和救治(一)传染病防治总则有效的抑制传染病的流行,关键在于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链: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此,要做到:1、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注意个人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2、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能力。3、按规定接种疫苗。4、对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交叉感染。(二)各季节高发传染病春季:春季流行的传染病主要包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麻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风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甲型病*性肝炎;接触传播引起的手足口综合症等。防治方法:居室常通风;熏醋消*素;被子勤晾晒;疫苗按时注;春季好郊游;莫去人密处。夏季:夏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期,主要包括:细菌性食物中*、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病*性肠炎、伤寒、病*性肝炎等。防治方法:食物采购严把关;餐具消*双保险;个人卫生要注意;生蔬凉拌莫多餐;瓜果食前先去皮;大型家宴要消减;室内清洁灭蚊蝇;保证营养足睡眠。秋季:秋季位于夏、冬之间,因此,夏冬季节的传染病都可能在秋季发生。此外,脊髓灰质炎也常在秋季发生。脊髓灰质炎预防方法:出生足2个月、3个月、4个月儿童名各服一次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积极参与各次强化免疫,服食糖丸。冬季:受气候和人口流动(春运)等因素的影响,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的局部性大爆发。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流脑等,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防治方法:按时接种疫苗;注意增减衣服;加强体育锻炼。三、几种传染病的症状和预防(一)病*性肝炎1、什么是病*性肝炎病*性肝炎是由肝炎病*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特征的一组传染病。我国人群中甲型肝炎病*的感染率高达80%,发病充居病*性肝炎首位,占40%-50%。我国乙型肝炎病*携带者达1.2亿人,是世界上的乙肝大国。2、病*性肝炎的传播途径肝炎患者或无症状携带者可成为病*性肝炎的传染源。病*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可分为两种:一种主要经胃肠道传播,如甲型;另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包括母婴垂直传播、医源性传播(如使用不洁医疗器械、输血及血液制品等)及性传播等,如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人类对各种病*性肝炎普遍易感,各种年龄均可发病。急性甲型肝炎起病急,临床表现的阶段性较为明显,可分为3期:*疸前期、*疸期和恢复期。总病程约2-4个月;急性乙型肝炎起病较慢,常无发热,其他表现与甲型肝炎相似,但部分病例可转变为慢性肝炎。3、预防措施病*性肝炎做为一组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的传染病,其预防应采取综合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管理传染源对急性甲型肝炎病人应采取早期隔离措施。急性*疽型肝炎病人如不能住院治疗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在家严格隔离治疗。一般从发病日期起隔离3周(不能确知发病日期者,可从确诊日期算起)。必须做到:(1)病人与健康人不在一个床上睡眠,病人的被、褥、衣物要与健康人分开,并进行消*。(2)病人的食具、漱口用具、水碗、脸盆、毛巾、便盆等也与健康人分开使用。病人要单独吃饭,剩余的食物不要给他人吃。(3)病人的书报、刊物、物品、玩具等不要借给他人传阅、玩耍,必须经过消*处理后才能转借别人。(4)在病人隔离期间,邻居、亲友不要到病人家串门,尤其儿童不要与病人一起玩耍。(5)病人在患病期间不要串门,不要到公共场所,更不要到饮食部门用餐。慢性肝炎也有传染性,应同样注意隔离。对于甲型肝炎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要注意观察,一般观察45天,没有发病的才可视为健康人。(二)流行性感冒1、什么是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染迅速、发病急。流行性感冒潜伏期短,约1-2天。症状轻的,仅觉全身不适,持续1-2天。症状重的,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四肢腰背酸痛。头痛,全身中*症状严重。2、流行性感冒传播途径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病人咳嗽、喷嚏等飞沫直接传播,发病三天内传染性最强。3、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1、什么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定义:亦简称为“非典”,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系统疾病,由于其病原体为变异的冠状病*,传染性强,有极为重症类型引发死亡病例存在,并且易在无良好防护的医护人员群体中传播流行。由于部分患者很快表现出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呼吸衰竭,因此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统称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症状。非典型肺炎潜伏期为1天至11天,大多数感染4天后发病。此病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干咳、气短或呼吸困难,发冷、头痛、食欲不振、身体不适、皮疹和腹泻。2、非典的传播途径(1)短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2)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传播;(3)密切接触传播;(4)人群普遍易感,以医护人员为高发群体,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如*营、学校、工厂等感染率也较高。3、非典的防治措施加强预防,告别恐慌;根除源头,阻断传播;讲求卫生,居室通风;佩戴口罩,经常洗手;勤换衣服,多多饮水;规律起居,增强免疫;减少出行,人多勿去;家有病人,观察周详;疑似症状,医生帮忙;突发事件,无惧有防。(四)水痘1、什么是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争斑丘疹、疱疹、痴疹为特征。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本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2、水痘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以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3、水痘的预防措施本病的预防重点在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对有接触史的高度易感者可在3日内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或高效带状疱疹免疫血浆,以减少发病的危险性。隔离患者至全部皮疹结痂或出疹后7天。其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暴晒法消*。(五)艾滋病1、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也称艾滋病病*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病死率极高。艾滋病病*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素统,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艾滋病人是指艾滋病*抗体阳性,临床上出现条件性感染或恶性肿瘤者。艾滋病感染者是指艾滋病病*抗体阳性,无症状或尚不能诊断为艾滋病病人者。2、艾滋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传染源:艾滋病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已经证实的传播途径有以下3种:(1)性接触传播。(2)经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3、艾滋病的防治措施由于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疫苗研究尚未成功,而且此病的发生与人们的行为(如不安全性行为)密切相关,其传播途径也明确,因此是可以预防的。


  性传播的预防:洁身自爱,无性乱行为,提倡安全性生活,使用避孕套。血液传播的预防:供输血用的血液应经过艾滋病*抗体检测;严禁吸*、贩*;尽可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对注射器进行严格消*,医务工作者应注意避免外伤、针刺伤等意外事故,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分泌液等。母婴传播的预防:感染艾滋病的妇女不应怀孕;如已经怀孕要在分娩前3个月给予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二叠氮胸苷;不应母乳喂养;不接受有危险(如卡介苗等)的免疫。艾滋病患者家庭预防:不要与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发生性接触;夫妻间性生活应该使用避孕套;被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的物品及时消*处理;有创伤、皮肤病时不要去照顾患者或感染者;衣物分开洗涤。医院检查。(六)禽流感1、什么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简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某些亚型的*株引起的恶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类直接接触受H5N1病*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例或直接接触H5N1病*也会受到感染,发病后死亡率高达60%。H5N1型禽流感病*目前还处于由禽类传染给人的阶段。然而,如反复发作,一旦病*基因发生变异,就有可能变成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新型流感。早期症状:类似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年龄较大、治疗过迟患者会因病情迅速发展成进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等多种并发症而死。2、人禽流感的传播途径空气传播:病禽粪便中,以及病禽咳嗽和鸣叫时喷射出H5N1病*在空气中漂浮,人吸入呼吸道被感染发生禽流感。食物传播:食用病禽的肉及其制品、禽蛋,食用病禽污染的水、食物,用被污染的手拿东西吃,都可能受到传染而发病。接触传播:经过损伤的皮肤和眼结膜容易感染H5N1病*而发病。3、人禽流感的防治措施洗手:预防疾病最好的方法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熟吃:鸡蛋和鸡肉一定要煮熟后食用。不吃半熟的白斩鸡、醉鸡、半熟的鸭鹅肉,不吃半熟鸡蛋。到正规规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制品,不自行宰杀食用。消*:高温加热的方式:60度下加热10分钟,70度下加热数分钟。阳光直接照射:40到48小时均可消*。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和常见家用消*药品亦可。强身:增强体质,多锻炼,保证睡眠,保证营养。保护儿童:12岁以下的儿童最容易受到感染。不要让小孩接触、拥抱禽类动物,更不要带小孩去禽类市场。鸟类宠物:清除鸟粪时注意消*。笼舍要保证通风和卫生。与鸟接触后及时洗手。鸟患病后,及时联系兽医诊治。(七)炭疽1、什么是炭疽炭疽是一种罕见的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它通常在动物中出现,如猪、牛、羊、鹅等。人感染炭疽病,往往是恐怖主义蓄意传播的结果。疾病症状与患者感染该细菌的方式有关,通常在感染后一到七天内发作,但有时潜伏期可达60天。2、炭疽的传播途径接触性:破损皮肤接触到炭疽孢子。最初的症状是出现使人发痒的小肿块,接着出现疼痛的,中心为黑色的水疱,感染部位的淋巴也会肿大。食入性:食用感染的肉类。最初症状是恶心、呕吐、缺乏食欲、发烧,接下来是腹痛、呕血、严重痢疾。吸入性:吸入炭疽孢子。最初症状类似于普通流感,包括发煤、咳嗽、头痛,虚弱、呼吸困难、胸部不适等。几天之后,症状恶化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发抖。这种类型的炭疽病如不及时就诊,会导致生命危险。3、炭疽的防治措施死于炭疽的动物要焚烧深埋;严禁剥食贩卖炭疽死畜的肉和皮毛;可能感染炭疽病的畜牧业、屠宰业从业人员应接种疫苗;如果发现自己出现医院确诊治疗;收到可能有炭疽细菌的邮件,要轻放,不要动,避免孢子散入空气中,立刻洗手并报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