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甲乙丙丁戊肝ldquo五兄弟
TUhjnbcbe - 2021/4/2 14:51:00

说起肝炎,恐怕没有人不知道。不过,你知道肝炎可不是单独的“坏东西”,它“祸害”人类时喜欢打“群架”,甲、乙、丙、丁、戊,五兄弟各有所长,各司其害。我们应该如何区别并对付他们呢?看看医生怎么说吧。

知晓率最高:甲肝、乙肝

医院感染科主任宁家辉介绍,肝炎,非病*性的少,病*性的多。前者因吃药、饮酒、营养不良、劳累引起,不会传染;后者因感染病*引起,会传染。肝炎病*最常见的分为甲、乙、丙、丁、戊5种类型,其中甲肝、乙肝“家喻户晓”,而剩下的“三兄弟”丙肝、丁肝、戊肝“知名度”就小得多了。


  甲型病*性肝炎是由甲肝病*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损伤为主的常见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甲肝病*一般可以在外界环境中数月保持稳定。高温℃5分钟、紫外线、多种消*剂都能灭活病*。甲肝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比如说食用了被甲肝病*污染的水及食物就有可能感染甲肝。甲肝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


  乙肝是由乙肝病*引起的,以肝脏为主要病变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乙肝病程迁延,易转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因此,乙肝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传染病之一。乙肝通过血液、母婴、破皮和性接触,乙肝病*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病*。


  宁家辉说,从临床上看,五种肝炎中,乙肝发病率最高,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随着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儿童乙肝患病率明显下降。但20至59岁人群,由于其乙肝疫苗普种率低,病*携带者数量仍很高。

沉默的杀手:丙肝

“甲肝、乙肝广为人知,而近几年,不少城市发现丙肝的发病率也有所抬头,但就目前的临床数据来看,遵义市丙肝的发病率控制得较好。”医院内科主任肝炎专科医生*光艳告诉记者,丙型病*性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引起的严重慢性传染病。大多数人都是先感染急性丙肝,在不进行抗病*治疗干预的情况下,85%的患者则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


  丙肝病*主要传播途径可经血液、性和母婴垂直传播。与丙肝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被感染;咳嗽、打喷嚏不会传播丙肝病*;蚊虫叮咬不会传播丙肝病*。丙肝是治愈率较高的病*性肝炎,通过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70%的丙肝患者可以实现治愈。可丙肝却又偏偏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就是因为丙肝急性感染期80%的患者无症状,或者仅有乏力的感觉,加之检测普及率低、公众认知度低、潜伏期长,因此75%至85%的急性丙肝会转为慢性,最终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


  *光艳说,丙肝目前虽然无法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其传播途径,如使用安全的血液制品、不共用注射器、避免不洁医疗行为等,丙肝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丁肝跟着乙肝走

作为病*性肝炎“大家庭”的一员,丁型肝炎病*是缺陷病*,只有与乙肝病*同时或在乙肝病*感染的基础上才可能感染人,发病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疸和发热症状。


  *光艳说,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同,丁肝病*作为乙肝病*的“附属”产物,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丁肝。

戊肝情况“像”甲肝

戊肝和甲肝一样,通过消化道传播。临床上,感染了甲肝和戊肝的患者绝大部分都是急性肝炎。不过,戊肝的发病人群以成人居多,甚至年龄偏大。


  对于戊肝,不少人错误的认为,戊肝排名最后,因此,它可能就是症状最轻的肝症,其实不然。宁家辉说,肝炎之所以分为甲、乙、丙、丁、戊,是根据它的发现时间而命名,而非症状轻重。患了任何一种肝炎,都要及时医治。否则,当肝功能被破坏到一定程度不能适应身体需求时,就会导致急性肝衰竭等,甚至导致死亡。还好,目前戊肝也有疫苗了。

切勿轻信虚假广告

由于肝炎患者多,各种治肝炎的广告众多。一些患者治病心切,病急乱投医,结果往往是浪费了钱财,又贻误病情。宁家辉提醒,慢性乙肝和医院进行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每6至12个月定期检查,根据病情进行规范化治疗。对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的抗病*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治疗。切忌自行停药,可能会引起病*耐药、反弹或复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甲乙丙丁戊肝ldquo五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