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由香港天下仁心医疗集团、香港程思远(中国-国际)肝炎研究基金会、医院医院主办,解放*医院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肝病论坛”在北京召开。在昨天(30日)的
“如果定价低,干扰素就没有必要再用了;如果价格还是昂贵,干扰素还是需要用的。”
在丙型肝炎治疗方面,传统治疗是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1基因型是48周,2基因型是24周,到目前为止仍是国内的规范治疗。未来小分子全口服药在国内上市后,丙型肝炎可以实现治愈。但问题是小分子药物价格太高,如果按照海外的定价,国内大部分患者是负担不起的。在美国,一个疗程12周,需要美元,相当于60万元人民币,太昂贵。希望国内可以通过*府、卫生部等协作调整DAA进入中国市场的价格,但总体而言价格还是不会太低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干扰素还是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或者与DAA联合治疗。干扰素可以治愈50%的患者,如果干扰素治疗可以达到治愈的目标,就不必再使用小分子药物了。
其实未来我国治疗丙型肝炎的方向,取决于海外公司是否能控制住小分子药物的专利权,最主要是看它在中国的定价是否在中国患者承受范围内。如果定价低,干扰素就没有必要再用了,如果价格还是昂贵,10万~15万,可能大部分患者还是支付不起,那么干扰素还是需要用的(干扰素治疗48周在国内的价格约6万)。
“1b基因型、没有肝硬化,在治疗第二天HCVRNA降至IU/mL的我国患者,3周治疗效果达%。”
在AASLD上,廖家杰教授团队发表的3周治疗方案,受到全球的
在与美国、法国专家,以及医院的合作中,通过优化治疗,研究者在很短的时间内,检测HCV载量的下降速度,来决定患者的疗程长短。最新研究数据显示,应用3个小分子药可以使疗程缩短至3周。目前的丙型肝炎全口服治疗都是用两个小分子药物,如NS5B聚合酶抑制剂索非布韦(sofosbuvir)加上NS5A抑制剂雷迪帕韦(ledipasvir)或达拉他韦(daclatasvir)。加上一个新的小分子蛋白酶抑制剂后,可以大幅增强抗病*治疗疗效,增加病*下降的速度,而且也可以引发自然免疫系统来对抗HCV。
从12周到3周,减少了75%的费用。这从国家角度看,是个天文数字。目前估计中国有0万左右的HCV感染者,其中至少万~万患者是符合3周治疗条件的。这可以大幅减少国家的费用,也降低患者的负担。治疗费用有可能是HCV治疗最大的障碍,也可能使丙型肝炎患者失去获得治愈的机会。另外,这些小分子都不是体内的,理论上疗程越短,风险就越小。所以多方面考虑,我们没有必要都按欧美的方案,因为中国人的亚群、体质等是不一样的,应该根据每位患者的个体情况调整疗程。
“丙型肝炎已实现治愈,而乙型肝炎仍停留在抑制,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乙型肝炎的治疗发展确实是落后于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我国最主要的肝病问题。贾继东教授在会上提到,我国还有6%~7%的HBsAg携带者,从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随着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普及,HCV感染率已大幅降低,但仍有很多HBV携带者。目前的抗HBV治疗包括干扰素或者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干扰素的问题是有副作用,且治疗后只能达到5%~10%的HBsAg转阴率。核苷(酸)类似物可以有效地抑制HBV,但是治愈率很低,即HBsAg转阴率很低。
在治疗方面,丙型肝炎可以通过很短的疗程(12~24周),甚至<6周达到临床治愈,且停药后不会反弹。所以从医学角度看,丙型肝炎治疗的治疗效果已经超过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很难治愈有其自身原因,因为细胞核内存在cccDNA,很难清除。丙型肝炎已经可以治愈,未来的研究重点是缩短疗程,减少费用。丙型肝炎的治疗,目前已不是医学的问题、不是科学的问题、也不是技术上的问题,但乙型肝炎仍是技术上的问题、医学上的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乙型肝炎治疗的发展确实是落后于丙型肝炎。
相关阅读
[CIHS访谈]廖家杰教授谈我国肝病治疗障碍和发展前景
第三届中国国际肝病论坛在京举行
“第三届中国国际肝病论坛”召开在即
[AASLD我在现场]廖家杰教授:DAA治疗疗程可望缩短至3周,患者治疗费用将大大降低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肝病网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肝病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