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复查时,肝功能检查是必查项目,当肝功能异常时,转氨酶数值便会偏高。
乙肝患者转氨酶偏高有什么危害?
1、导致肝脏受损
转氨酶偏高会影响肝脏代谢和解*功能,使得药物代谢和身体*素得不到及时的排出,会进一步加重肝脏的负担,导致肝脏受损。
2、引起肝硬化
如果是病*性肝炎引起转氨酶升高,表示肝脏出现了炎症,并且伴有肝损伤,意味着需要进行抗病*治疗。
假如患者不重视转氨酶的升高,放任不管,就有可能造成肝脏不断受损,从而形成肝硬化等疾病。
3、危及患者生命健康
如果是肝硬化导致的转氨酶升高,表示患者的病情更加严重了,同时可能诱发其他并发症,不及时治疗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
肝病患者转氨酶偏高怎么办?
想要快速的降低转氨酶,首先要查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转氨酶升高,针对不同的病情,针对性的治疗,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1、对于病*性肝炎引起的转氨酶高:如果查明是病*性肝炎引起的,需要针对病*的具体类型进行抗病*治疗。
2、对于肝纤维化或肝癌引起的转氨酶高:出现肝纤维化转氨酶高,表明患者的病情严重,即将向肝硬化、肝癌方向发展,此时需要对患者进行抗纤维化治疗。
肝硬化患者本身病情就很严重,出现转氨酶高提示患者病情在进一步恶化,随时有生命危险。此时,需要尽快对导致肝硬化的原发病进行治疗。
转氨酶升高需重视,它可能是疾病加重的信号,一定做好治疗、科学降酶,才能让其恢复到正常值
文章来源于乙肝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关于乙肝治疗,有多种多样的方法,根据病情不同有着不同的治疗侧重点。例如,抗病*治疗、保肝降酶治疗、消炎利胆治疗,还有一些物理治疗等等。当然,无论是哪种治疗方法,都不如在乙肝没有发病之前做好预防更为简便和高效。乙肝的预防可以分为三级预防,未发病前、轻度肝炎、发病期间,不同时期的应对措施也有较大差别。
符存(化名)今年32岁,为母婴时期感染的乙肝,目前32岁,是海口儋州的一位普通农民。在年4月份,进行社区肝炎筛查中发现肝功能转氨酶含量略高,根据当时的情况,医生建议进行保肝降酶治疗。符存根据医生的建议,开始了护肝药的服用,这一用就是半年多的时间。在用药期间,符存并没有进行任何的复查,依然照着医生首次的建议开药服用。
然而,符存在上个月出现了肝区隐痛,恶心、乏力等肝炎综合症状,医院进行看诊。通过较为详细的复查,发现其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含量已经升高到IU/ml以上,谷草转氨酶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肝炎在明显的活动性进展。腹部超声检查可发现肝实质性损伤,提示肝脏弥漫性改变,需要进一步检查。肝脏瞬时弹性检查值为6.1kPa,未提示肝纤维化倾向,肝脏整体损伤程度不严重。hbv-dna定量值为2.23E+05IU/ml,病*复制活跃。
符存的情况,已经错过了乙肝的一级预防,已经有明显的肝脏炎症损伤,并且二级预防也有很大的疏漏。其实,临床上收治的类似于符存的情况很多,在乙肝早期肝炎时期仅仅服用保肝类药物进行肝脏炎症的缓解,而在用药期间并没有做好很好的效果跟进。有些患者,并非乙肝真正发病,通过保肝药的服用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然而较多的并非单纯的肝炎,而是乙肝发病导致,需要进行合理的抗病*治疗。
所以,对于慢乙肝病*感染者来说,肝功能转氨酶高了,不能傻傻的只吃护肝药,或许并不能解决根源性问题。一方面,在治疗初期,服用护肝类药物需要做好密切的复查,用药15-30日就需要进行一次详细的复查,查看肝功能转氨酶的恢复情况。同时,可以停药观察,确定肝功能转氨酶是否有反复的情况。对于发病的乙肝病*感染者来说,在单纯服用护肝药期间,很容易出现转氨酶反反复复的情况,对康复是非常不利的。
乙肝的实验室检查,可以更加明确乙肝的病情。通过实验室检查以及充分了解乙肝病*感染者的家族史、感染史等情况,才能最终明确其肝脏的健康状态,其肝功能是否存在损伤,是否需要抗病*治疗,要采取何种治疗方案。所以,乙肝转氨酶升高了,别只傻傻的吃护肝药,做到密切监测,根据情况调整治疗侧重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