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乙肝病*携带者需要做好健康管理,但是不需要任何药物治疗的。只有免疫平衡被打破,肝功能出现异常,才建议乙肝采取抗病*治疗措施。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产生,如何判断是否为乙肝发病导致的肝功能异常。
苏先生最近就遇到了这一问题。苏先生是20几年的乙肝病*携带者,最近刚出现肝功能异常,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不清楚是采取常规的保肝护肝措施,还是说要抗病*治疗。我们能否通过肝功能来判断乙肝是否发病?答案或许是否定的。
肝功能检查指标,是代表的一种实时的肝细胞健康状态,例如检测当时肝细胞有没有存在损伤。但并不能了解肝脏实质性已经存在的损伤状态,无法判断免疫平衡是否被打破。所以,肝功能异常,并不能作为抗病*治疗的标准。当然,也并不表明一定不需要抗病*。我们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和连续的检测。
在健康管理中,例如对血糖、血压的检测往往不是通过一次,也并不是通过短期内的多次测评来判断健康状态。对于乙肝病*携带者来说也是如此,也需要多次,在有一定时间间隔内完成检测跟进。所以,对于苏先生的情况不建议立刻开展抗病*。还需要进行下述的几个步骤。
需要查肝功能数值偏高的具体情况,是否明显异常,排出其他生理因素导致的肝功能指标异常。另外,需要对病*量、超声以及肝纤维化指标进行了解。如果单纯肝功能指标偏高,需要进行第二步骤。
第二步:调养后进行复查
要求被检查者进行健康管理,在不熬夜、不过度劳累等要求下,间隔15日之后再进行相关指标的测评。这样连续3次检测,如果后两次均正常,则不需要抗病*。如果有两次结果异常,需要进行第三步。
第三步:保守的进行保肝
连续的肝功能异常,我们也不能确定是否免疫平衡被打破,或许是脂肪肝等因素导致的可逆性肝损伤。所以,此时需要进行保肝,停止保肝,观察肝功能的变化。如果,通过保肝,肝功能连续复查正常,则暂不用抗病*。如果停止保肝后即发生反弹,则必须抗病*。
乙肝病*携带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对待的态度应该是谨慎的,因为抗病*是一项长期的控制措施。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可按照上述的3个步骤进行,当然特殊情况除外。另外,以上观点仅代表,在健康管理的角度的观点,不具有实际诊疗意义,仅供参考。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
肝脏在人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却受着各种各样的健康威胁,例如超重、病*,酒精等等。其中,乙肝病*的感染,是肝脏受损的主要因素。当然,并非所有的乙肝病*感染者都会出现肝损伤。我们称没有肝脏损伤的乙肝病*感染者为乙肝病*携带者。
乙肝病*携带者是一种免疫平衡状态,是体内免疫与病*之间的“互不干涉”。这种平衡状态如果被打破,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脏炎症。在统计中我们发现,40岁之前的病*携带者发病率并不高,几乎很低。但,40-55岁之间出现问题的却比较多。
为什么40-55岁成为了乙肝病*携带者的“关键期”呢?这里面有诸多的因素,包括饮食习惯的变化、运动习惯的变化、体态变化、女性激素水平变化等等。如果,能在40-55岁之间安稳度过,乙肝病*携带者或一辈子不发病。做到下面5点,会大大降低该阶段乙肝发病概率。
1、控制体型
很多人的体型变化是在40-55岁之间,或许更早一些。这个阶段,很多人的肚子变得臃肿,变成了“中心肥胖”。中心肥胖的体型,是肝脏内脂肪堆积的风险因素,诱发肝脏炎症,打破免疫平衡。所以,在这个年龄阶段,要多运动、控制油腻食物,来保持合理的BMI指数。
2、女性控制情绪
40-55岁是女性的围绝经期,雌激素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会导致情绪波动比较明显。不过,始终要记住,如果情绪急躁导致爱发脾气,可能会影响肝脏健康。在该阶段,女性适合多出来走动,可以练练瑜伽、爬爬山,来让情绪得到合理疏泻。
3、有事可做
虽然现在的工作年龄逐年增加,但50岁之后的人群容易出现“空闲症”。一旦停下来工作,或工作清闲下来,就容易出现轻微的焦虑。焦虑的情绪,会导致气血不畅,影响肝脏健康。所以,这个年龄阶段要“有事可做”,别让自己无趣。
4、戒烟戒酒
酒精对肝脏的损害自不必说,是诱发乙肝病*携带者发病的一大因素。然而,很多人忽略吸烟对肝脏的损害。抽烟不仅损害肺部健康,还增加肝脏的排*负担,影响免疫,打破平衡。
5、良好睡眠
40-55岁阶段,往往出现躺下时间远远大于入睡时间,这是睡眠质量下降的重要表现。该阶段,需要改变不好的睡眠习惯,快速入眠,保障睡眠质量。晚餐可以加杯热牛奶,也可以通过泡脚,按摩等方式加快睡眠。
以上5点,对于40-55岁之间的乙肝病*携带者来说尤其重要,如果能够坚持,乙肝或许一辈子也不会发病。其实,40-55岁是诸多不良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健康管理的关键年龄段。做好该时期的健康管理,可大大延长我们的寿命。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