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临床上如何区分急性丙肝和慢性丙肝,急性肝
TUhjnbcbe - 2021/2/8 8:04:00


  转氨酶是肝功能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肝脏的健康程度有着很高的敏感度。转氨酶升高往往意味着肝脏受到了一定损伤,此时患医院检查、治疗。

转氨酶升高,有肝脏原因,也有其他原因,比如

1、日常服用药物产生副作用也会导致转氨酶升高

2、病*性肝炎也是会让转氨酶升高的

3、长期喝酒会导致转氨酶居高不下

4、自身免疫性肝炎也是会检查出转氨酶居高不下的

5、熬夜、压力过大、劳累也是会导致转氨酶过高

但无论哪一种,都要面对转氨酶升高的事实,此时除了去除诱因,还得注意饮食。以免因为饮食不当而导致病情恶化。那么转氨酶高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对于转氨酶高的人,宜吃以下食物:

1、新鲜的水果蔬菜


  新鲜的水果蔬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及必需氨基酸等成分,不仅可及时补充机体所需,而且对提高自身免疫力都是很有价值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柑橘、苹果、鲜枣、山楂、杏、葡萄、梨、椰子、李子、猕猴桃等。在水果的选择上,应根据病情有所针对性,针对脾胃虚寒的宜吃龙眼、荔枝、山楂、大枣等性温的水果,则不宜吃偏凉的水果,以免加重病情;同时注意应适量食用。


  2、菌类食品


  菌类食品不仅营养含量高,而且可促进白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数量增加,增强吞噬功能,促进抗体生成等,日常饮食中有香菇、蘑菇、黑木耳、猴头菇、草菇等,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免疫力的功能,对降酶可起到以一定的辅助作用。


  3、优质蛋白的食物


  可适当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豆制品、奶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且易消化吸收,能提高人体抗感染的能力。但是不能吃过多高蛋白食物。适量高蛋白有利于肝脏的修复,但对于转氨酶高的患者肝功受到一定损害,进食过多高蛋白食物,当肝脏无能力将生成的血氨及时转变为尿素时,对机体会造成肝*性甚至会诱发肝昏迷。


  4、五谷杂粮


  多吃五谷杂粮以及海带紫菜等,这些食物中所含的膳食纤维,可以有效的带走体内的食物残渣,让腐生细菌分泌的*性物质减少,减轻肝脏负担。酸奶可多喝,酸奶中有优质蛋白并且含有乳酸菌,对肝病患者特别适合。

同时,对于转氨酶高的人,还要避免吃六种食物:


  1、少吃有含化学添加剂食物。


  2、高胆固醇食物,比如海产品、蛋*、动物内脏,特别是贝壳类少吃。


  3、转氨酶高表现肝脏损伤,避免饮酒,以免饮酒对肝脏带来更多负担。


  4、少吃或者不吃生鱼片和贝类。


  5、转氨酶高的人,切忌不能吃刺激性食物,比如味精、芥末、辣椒、葱。


  6、转氨酶高的人,也不宜吃高油脂、高糖分食物。

小编提醒:其实,转氨酶如果不超过正常值的两倍(80U/L),是无需用药治疗的。如果患者转氨酶偏高还没有超过2倍,不妨试试上述的方法,以达降低转氨酶的目的。

肝友问题

点击文章上方蓝字,

TUhjnbcbe - 2021/2/8 8:05:00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最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我国年版《丙肝指南》提出的急性丙型肝炎诊断标准为:

①流行病学史:有明确的就诊前6个月以内的流行病学史,如输血史、应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确的丙肝病*暴露史。

②临床表现:可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等,少数伴低热,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疸。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为隐匿性感染。

③实验室检查:ALT多呈轻度和中度升高,也可在正常范围之内,有明确的6个月以内抗HCV和/或HCVRNA检测阳性结果的检测史。HCVRNA常在ALT恢复正常前低于检测下限,但也有ALT恢复正常而HCVRNA持续阳性者。

符合上述三条或后两条者都可以诊断为急性丙型肝炎。

慢性丙肝病*感染诊断标准为:

①急性丙型肝炎患者HCVRNA持续阳性超过6个月,则提示丙肝病*感染转为慢性;

②有明确的输血、应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确的丙肝病*暴露史,但在6个月以后,甚至几年以后才发现丙肝病*感染(HCVRNA阳性,ALT异常或正常);

③无明确的输血、应用血液制品史或丙肝病*暴露史,但HCVRNA持续阳性超过6个月,ALT异常或正常;

④不明原因的ALT异常6个月以上,且抗HCV阳性和/或HCVRNA阳性者;

⑤抗HCV及HCVRNA阳性,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亦可诊断。

急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慢性化率高达50%~90%,但能够确诊的急性丙肝病*感染很罕见。目前对急性丙肝病*感染者的治疗是有争议的。大多数专家认为,在确诊为急性丙肝病*感染后,可以观察3~4个月。持续12周以上HCVRNA阳性患者可能有慢性化的趋势,应该考虑启动抗病*治疗。部分医生认为若伴有ALT升高,无论有无临床症状均建议给予抗病*治疗。

年美国丙肝指南建议基因1型急性丙肝病*感染者聚乙二醇化干扰素的疗程应为24周,而基因2型和3型急性丙肝病*感染者的疗程可减少至16周。我国年版《丙肝指南》建议: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治疗早期病*学应答好的患者疗程为12周,应答不佳则考虑联合或不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治疗,疗程持续48周。

尽管目前没有直接抗病*药物治疗急性丙型肝炎的试验数据,但这些药物应该可以用于治疗急性丙型肝炎,并可能获得更好的疗效。年欧洲丙肝指南推荐了使用直接抗病*药物治疗急性丙型肝炎,建议基因1、4、5或6型丙肝病*急性感染者选择索磷布韦联合雷迪帕韦(“吉二代”)或索磷布韦联合维帕他韦(“吉三代”)治疗;索非布韦联合达拉他韦可以用于所有基因型的急性丙肝病*感染。使用直接抗病*药物治疗急性丙型肝炎的疗程是8周,且无须联合利巴韦林。艾滋病合并急性丙肝病*感染的患者若基线HCVRNA水平大于10的6次方,疗程应延长至12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临床上如何区分急性丙肝和慢性丙肝,急性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