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乙肝不通过食物传染,要如何预防和筛查
TUhjnbcbe - 2021/1/25 15:34:00

▲题图来自Google

中国的乙肝和肝癌发病人数,是世界第一。乙型肝炎病*导致的肝脏的慢性感染会引起肝硬化和肝癌,然而大部分慢性乙型肝炎病*感染的患者并不会出现症状。因此,对于乙肝的筛查尤其重要,早发现乙肝病*感染,能监控病程,在适当的时间进行药物干预治疗。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乙肝的筛查、预防、治疗等一系列值得关心的问题。文

小戴本文主要包括

什么是乙肝?

乙肝病*如何传播?

什么人需要筛查乙肝?

乙肝的筛查手段是什么?

乙肝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如何治疗乙肝?

如何预防乙肝?

什么是乙肝?

世界范围内,罹患乙肝和丙肝的人数大约为3.5亿人,乙肝和丙肝是肝癌的最主要原因。每年因肝癌死亡人数为约万。而中国的乙肝和肝癌发病人数,是世界第一。

乙型肝炎病*感染患者包括了乙型病*性肝炎患者和乙型病*携带者,乙型病*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HepatitisBVirus,HBV)引起的肝脏感染。这里要注意,本文中的乙肝,指乙型肝炎病*感染。除了乙肝,还有甲肝,丙肝,丁肝和戊肝,其中乙肝和丙肝可以导致肝脏的慢性感染,而肝脏的慢性感染又会引发肝硬化和肝癌。乙肝又分为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急性乙肝是一般发生在患者暴露于乙肝病*后的六个月内。但不是所有患有急性乙肝的患者会出现症状,大部分5岁以下的儿童和同时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不会出现症状。在其他急性乙肝的患者中,有一半的患者会出现症状。急性乙肝的症状有发热、疲劳、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关节痛、*疸、黑尿以及陶土样便等症状。

一部分人,尤其是成年后感染乙型肝炎病*的人,无需治疗即可清除体内病*。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急性乙肝会导致慢性乙肝。比如出生第一年如果感染乙型肝炎病*,那么80-90%的婴儿将转为慢性感染。总体来说,6岁前受到感染的30-50%的儿童将转为慢性感染。儿童期出现的慢性感染,25%的病例将会死于肝硬化和肝癌。儿童期之后出现的慢性感染,死亡的概率则高达15%。

大多数慢性乙肝患者并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和不适,即使肝功能血液检查结果显示异常,这一部分患者仍然没有症状。如果出现症状,则是类似于急性乙肝的症状,但有可能是晚期肝病。慢性乙型肝炎感染后果很严重,会引起肝损害、肝硬化、肝癌,甚至死亡。

乙肝病*如何传播?

当感染了乙型肝炎病*的患者的血液、精液或其他体液进入未感染者体内时,就会传播病*。乙型肝炎病*的传播途径有: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比如共用静脉针具,共用牙刷和剃须刀、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开放性疮、通过锋利的工具暴露在感染者的血液中)。除了上述三种途径,乙型肝炎病*不会通过其他方式传播,比如食物和水等。乙型肝炎病*比较顽强,在体外可以存活至少7天,并且在体外依然具有感染性。患者在暴露于乙型肝炎病*后,如果出现症状,则可能出现在接触病*后8周到5个月之间,平均为3个月出现症状。

什么人需要筛查乙肝?

UpToDate建议以下无症状人群,无论是否有接种乙肝疫苗,都进行乙型肝炎病*的筛查:

乙肝高流行区,中国就是,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建议去查一下是否有感染;孕妇;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人群;献血人群或者捐献器官人群;母亲是乙肝感染者的婴儿。

另外,如果有无症状个体未接种疫苗,或者接种疫苗前未进行筛查,并且乙型肝炎病*感染风险高,也应该进行筛查。该人群包括:

艾滋病*或丙型肝炎病*感染者;注射吸*者;有男男性行为者;有多个性伴侣和/或有性传播疾病病史的个体;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包括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感染者的性伴侣和家庭成员;犯罪教养机构犯人。平均来说,一般在接触乙型肝炎病*后4周左右,可以检测到底有没有被感染,最长可能为9周。

乙肝的筛查手段有哪些?

用于检测乙肝病*感染的项目为血清学标志物。血清学标志物包括了乙肝病*表面抗原(HBsAG)和抗体(抗-HBs)、乙肝病*核心抗原(HBcAG)和抗体(抗-HBc)、以及乙肝e抗原(HBeAG)和抗体(抗-HBe)。

在暴露于乙型肝炎病*后,乙肝表面抗原最先出现,然而从乙肝表面抗原消失到乙肝表面抗体出现可能存在一段时间的窗口期。在窗口期中,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均不能被检测到,此时可通过检测乙肝核心抗体的IgM型,对是否感染乙肝进行筛查,乙肝核心抗体IgM通常被认为是急性乙肝的一个指标。

乙肝感染如何诊断?

通过对血液的检测,结果检测到的不同抗原、抗体的存在,可确定患者是否患有急性或者慢性乙肝,以及是否曾经感染乙肝病*,具体标准如下:

既往乙肝病*感染

检测结果显示存在乙肝表面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

急性乙肝病*感染

检测结果显示存在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核心抗体,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在上文提到的窗口期就诊,则乙肝核心抗体IgM是急性乙肝的唯一标志物。

慢性乙肝病*感染

如果乙肝表面抗原持续存在超过六个月,则为慢性乙肝患者。

如何治疗乙肝?

对于急性感染,目前没有特殊的药物治疗。对于慢性感染,目前则有很多抗病*药物可供选用,但是要记住,选用哪种抗病*方案或者是否需要抗病*,需要医生决定。还有就是对于慢性感染的病人,需要定期检测相关指标,比如病*复制情况,还有肝功能,肝脏的结构变化,这样可以早期发现肝癌。

如何预防乙肝?

乙肝是可以预防的疾病,最好的方式是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安全性很高,常见的副作用是注射部位酸痛,而发生严重问题的可能性很小。目前认为,乙肝疫苗的有效防护时间超过30年。当抗体水平下降时,甚至下降到测不出的时候,机体仍然可以抵御乙肝病*的感染。目前建议对以下人群注射乙肝疫苗:

所有婴儿,一出生就注射;

小于19岁的没有乙肝抗体的人;

性传播高风险的人群;

血液或者体液传播高风险的人群;

丙肝患者;

慢性肝病患者;

艾滋病人群;

其他有意愿进行注射疫苗进行防护的人。

另外,孕妇以及哺乳期女性,都可以接种乙肝疫苗。关于加强针的问题。正常人只要完成了三针乙肝疫苗,是不建议打加强针的。目前只有两种情况,建议打乙肝疫苗的加强针:透析病人

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10,可以打加强针

免疫缺陷病人

如果有持续乙肝暴露风险,且抗体滴度小于10,建议打加强针

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慢性乙肝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依然还很严峻,希望以上文字,对大家有帮助。

编辑:可友健康小戴

参考资料:

UpToDate-乙型肝炎病*感染的筛查与诊断

UpToDate-乙型肝炎病*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自然病程

1
查看完整版本: 乙肝不通过食物传染,要如何预防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