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养殖要点貂传染性肝炎的综合防治
TUhjnbcbe - 2021/1/16 5:15:00

貂传染性肝炎是由腺病*引起的一种高死亡率的疾病。该病病程发展迅速,治疗难度大,对于该病的防治宜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综合防治策略。

貂传染性肝炎的病原为犬腺病*,它是已发现的哺乳动物腺病*属中致病性最强、感染动物范围最为广泛的病*。犬腺病*Ⅰ型是重要的动物致病腺病*,不仅可引发犬的急性肝炎,而且还能感染狐、狼、郊狼、鼬及熊。貂传染性肝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于冬、春两季,无年龄、性别及品种之分,幼兽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高。

貂传染性肝炎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可以体外寄生虫为媒介传染,还可通过呼吸飞沫进行传播。传染源主要为患病的貂和康复貂。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患病貂的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唾液、呼吸道分泌物、尿液、粪便)和污染用具而传播。

临床症状可分为肝炎型和脑炎型。肝炎型多为急性经过。患病的貂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渴欲增高、鼻镜干燥、皮肤*染、流水样鼻液和眼泪、体温升高等症状。随着病程进展出现呼吸加快、眼睛无神、呕吐、食欲废绝、步法跟跄、全身无力、口腔出血可视黏膜苍白*染脑炎型多表现为患病兽突然发病,站立困难、食欲废绝、鼻镜干燥、四肢麻痹、视力减弱、间歇抽搐、对外界刺激敏感等症状。

貂传染性肝炎发病后无特效治疗的药物,且治疗的效果不佳,因此貂传染性肝炎的提前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貂传染性肝炎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1.防止盲目从国外及外地引种

引种前一定做好调查工作,坚决不从疫源(国)区引种,防止病*传入。引种的动物一定先隔离观察,确定无病原后再汇入大群或进行交配。预防本病最好的方法是定期接种疫苗免疫。现在市场上还没有专用于貂传染性肝炎的特定疫苗,大多用狐或犬用传染性肝(脑)炎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一般均能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在免疫时,将场区饲养的犬和猫并进行疫苗免疫,同时做好场区的管理工作,禁止外来动物尤其是犬科动物的进入,限制外来人员的进入。

2.隔离消*

一旦发现患传染性肝炎的病貂,应立即将其隔离,并用3%的福尔马林、3%的氢氧化钠溶液、漂白粉或动物专用消*剂对环境、用具进行消*,每天1次,连续消*7天。对病死貂进行焚烧或深埋。停止动物调动和人员交叉接触,严格禁止病貂与健康貂接触。对尚未发病但有感染可能的健康貂及受疫情威胁的貂应立即用传染性肝炎高免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注射,同时应用抗病*药如病*灵、病*唑、板蓝根、双*连等制剂进行口服或注射,这样能起到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待疫情稳定后再注射疫苗。

虽说貂传染性肝炎有治疗成功的案例,但治疗乃是下策,对于该病的防治应该树立防重于治、防优于治的防疫理念。养殖户要想取得较高的养殖效益,就必须采取多项措施预防该病的发生,尤其提前使用貂传染性肝炎活疫苗非常必要。

吉林特研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生物制品销售服务

-

网址:

1
查看完整版本: 养殖要点貂传染性肝炎的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