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由禽腺病毒引起的包涵体肝炎多发
TUhjnbcbe - 2020/12/15 13:33:00

自入秋以来,各种病*病多发,疾病越来越复杂。根据一线反馈,鸡包涵体肝炎近期也频发,对养殖业造成很大影响。针对市场流行情况,结合临床实践,总结一下鸡包涵体肝炎的诊治及防控措施,希望对您的养殖有更大的帮助。

鸡包涵体肝炎

又称贫血症,俗称“烂肝病”。由禽腺病*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病鸡严重贫血,*疸,肝肿大出血坏死,突然死亡增多为特征。主要侵害4~10周龄幼鸡,肉鸡比蛋鸡更敏感。

腺病*流行类型当下我国禽腺病*流行的主要血清型和基因型为Ⅰ群C-4、E-8b、D-11三个,极少一部分是Ⅲ群减蛋综合征病*。C-4株和E-8b株,剖检表现形式分别为心包积液和包涵体肝炎,D-11株主要对白羽、*羽肉鸡致病,表现明显心包积液!

临床案例

辽宁地区某养殖场饲养肉鸡只,32天。临床症状:大群鸡群精神、羽毛蓬乱,每天死亡40多只,采食量降多斤。剖检症状:剖检鸡只的肝脏都有病变,肝脏肿大、质脆,呈*色表面有多量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出血斑,肾脏因尿酸盐沉积而肿大,有出血点,心包积液,肌肉苍白,腿肌明显出血,血液稀薄。

诊断:包涵体肝炎治疗方案:饮水:疫力康斤水/袋+保肝护肾健脾液(斤水/瓶),集中饮水3-4小时。共用两次,隔天用一次。拌料:肝病康(斤料/袋)拌料。晚上:金维胺斤水/袋自由饮用。连用三天。回访:用药两天死亡只数下降,采食量上升,三天采食量基本跟天,大群精神状态好转。

防治措施

目前对鸡包涵体肝炎尚无特效疗法,只能对症治疗,也无良好疫苗用于预防。多数鸡感染本病后,不出现症状,因此,应注意卫生管理,预防其他传染病尤其是法氏囊病的混合感染。发生本病的鸡场,在饲料中加入复合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鉴别诊断

包涵体肝炎的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肝脏和十二指肠,即肝脏呈现急性变质性炎和出血性炎症变化,在高度变性的肝细胞核内可出现嗜碱性或嗜酸性包涵体;十二指肠呈现急性出血性炎症变化,并以局灶性出血为特征。肝脏及十二指肠的上述变化具有示病意义。(一)禽脑脊肺炎:特征性病变是脑和脊髓发生化脓性炎症变化,肉眼无法识别,必须做组织学检查才能发现。(二)传染性法氏囊病:包涵体肝炎常发生于患过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鸡群,肌肉出血及法氏囊萎缩不易区分,但包涵体肝炎的肝脏变化及包涵体较特异。(三)传染性贫血:病鸡表现贫血,发育不良,胸腺及法氏囊萎缩,骨髓褪色,为*色化。肝脏褪色、肿大,全身出血见于明显贫血的雏鸡。有时可见肝脏网眼状坏死。(四)脂肪肝综合征:由饲喂高脂肪、低蛋白质饲料而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病,没有传染性,多发生于营养良好的大鸡,一般是零星发生。死后剖检常见肝、肾变*,肝包膜下出血,肝细胞无核内包涵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由禽腺病毒引起的包涵体肝炎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