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慢性肝炎病人用什么方来调理身体上
TUhjnbcbe - 2020/12/8 13:21:00

今天我们来看看柴胡桂枝干姜汤。

原文第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伤寒五六天,医生用了发汗法又用了泻下法,导致病人出现了一系列因为误治而产生的后遗症。

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误下之后,邪气传入少阳,导致少阳枢机不利,出现胸胁满,微结,这个郁结不算太重。

小便不利说明津液虚了,气化功能也不太好了。因为津液虚,所以口渴,但这种渴并不是胃中停水导致的,所以渴而不呕,又由于津液虚,正气也虚,所以浑身无汗,只有头上出一点汗,但这点汗已经不能解表驱邪了,往来寒热,心烦,这都是少阳证。

所以,这是医生误下之后导致邪传少阳,津液输布不利的症状,就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因此柴胡桂枝干姜汤和大柴胡汤是一组对应的方剂,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少阳不和兼太阴脾虚,大柴胡汤是少阳不和兼阳明里实。

顺便总结一下但头汗出这个症状,在《伤寒论》的哪些条文出现过?我们好区分用药。在整本《伤寒论》中,但头汗出出现在四个汤证中。刚刚提到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中有但头汗出。

火劫伤阴内热证中有但头汗出,在原文第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这条没有方子,只是讲了基本的辨证。

在大陷胸汤证与湿热发*的茵陈蒿汤证比较时,湿热发*证有但头汗出。在原文条: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

大陷胸汤也有类似的症状,在原文第条: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栀子豉汤证中也有但头汗出。在原文第条: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哝,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柴胡桂枝干姜汤一共七味药,柴胡40克,桂枝15克,干姜15克,*芩15克,牡蛎15克,炙甘草10克,栝蒌根20克。

由于柴胡桂枝干姜汤是治疗少阳不和兼太阴脾虚的,所以它有和解少阳的作用,是个和解剂,需要用和解剂的煎药法,也就是滤去药渣后再煎的方法,这是需要注意的。

方后还说了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喝了一次之后如果出现轻微的烦躁,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的服药反应,再喝一次就会出汗了,出了汗病就好了。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柴胡剂中重要的一张方子,临床应用范围非常广,我们下次再来说说怎么用这张方子吧。

END我就知道你“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慢性肝炎病人用什么方来调理身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