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是肝靶向药物GS-的前药,是一种赖氨酸去甲基化酶5(KDM5)的小分子抑制剂,目前正在慢乙肝患者中进行phase1期临床研究。KDM5是组蛋白3(H3K4me3)上二甲基化和三甲基化赖氨酸4的表观遗传学“橡皮擦”。对KDM5的抑制导致了染色质中H3K4me3的逐渐增加,以及原代人肝细胞(PHH)中HBVRNA,、DNA、抗原的抑制。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Sciences)的研究人员在体外环境中进行了GS-的药效学(PD)(使用H3K4me3的改变来衡量)和抗病*活性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公布在即将召开的欧洲肝病学会年会上。
GS-的药效学和抗病*活性是在HBV感染的原代人肝细胞(PHH)中进行评估的,通过使用14天的“持续”或“脉冲”用药方案。PHH(n=3donors)持续用药的接受每3-4天一次(4次剂量)的GS-(0.–10μM);PHH脉冲用药的接受每2小时的GS-(0.1–10μM)直至药物媒介发生变化前。对于PD分析,提取组蛋白以评估H3K4me3:总组蛋白3(H3)比例。为了评估抗病*活性,通过ELISA或定量PCR测量分泌的HBeAg和HBsAg,HBV细胞内RNA和分泌的DNA。
在HBV感染的PHH中,GS-的连续给药引起H3K4me3最大限度地增加:第6天的H3(4.8-foldabovevehicle),并在14天的实验中维持稳定。HBVRNA,DNA和抗原在连续剂量方案中的第14天被最大限度地抑制(例如,91-95%的HBeAg被抑制)。在脉冲用药方案中,GS-导致H3K4me3最大限度地的增加:用药第3天H3水平(3.0-foldabovevehicle),在第12-14天回落到基线水平的1.6倍以内。尽管在脉冲方案中H3K4me3:H3呈现瞬间升高,在第14天的抗病*效应(73-96%的HBeAg抑制)与连续用药方案相似。在两种治疗方案中,第3-6天时H3K4me3:H3比例的最大诱导与第14天在PHH测试中的抗病*作用呈正相关。
GS-在HBV感染的PHH体外环境中能导致HBVRNA,DNA和抗原有效持续降低。抗病*活性与H3K4me3:H3比例增加相关。此外,H3K4me3:H3水平的持续增加对于体外抗病*活性不是必需的。这些PD反应(组蛋白甲基化)数据预计与GS-在慢乙肝患者中的抗病*活性相关。
推荐阅读:
EASL:Arbutus公布乙肝新药ARB-phase2a期临床部分结果
Gilead公布TLR7激动剂GS-在慢乙肝患者中的肝内免疫应答结果
EASL:Arrowhead公布乙肝新药ARC-Phase1期临床数据
EASL:Benitec公布RNAi乙肝新药BB-联合PegIFN或NUC用药结果
EASL:古巴治疗性乙肝疫苗ABX(HeberNasvac)II/III期临床最终结果公布
EASL:核酸聚合物(NAPs)能阻断感染HBV人肝细胞释放HBsAg
EASL:乙肝新药Besifovir3期临床非劣效于TDF获韩监管部门许可今年上市
EASL:又一款抗癌药Nivolumab被用于慢乙肝治疗临床疗效前景可期
EASL:香港大学等研究机构公布慢乙肝新药ARC最新临床数据
EASL:服用TDF骨密度肾功能和肌酐清除率有问题?改用TAF后可以获得改善!
日本研制出更强效干扰素TRK-能否提高慢乙肝临床治愈率有待临床检验
在研慢乙肝新药CRV研究有新发现功能性治愈乙肝有望更进一步
版权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