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家里来客人了,饭桌上必不可少的荤菜那一定是鸡蛋,因为那时没有菜市场,平日吃的都只有自己种的菜,荤菜品种不外乎腊肉(过年杀猪腌肉然后正月做熏腊肉)、河里抓的鱼、鸡蛋等。妈妈总是把鸡蛋变着不同烧法感觉菜品不那么单调。“鸡蛋蛋皮”就是其中之一,而且经常会烧,特别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很多时候实在找不到菜下锅,妈妈就会摊几张蛋皮,下锅随便炒几下,加入水一煮味道鲜美极了。
今天晚上下班比较晚,没有时间去买菜,那也来摊个蛋皮吧,不过我这个改良版的,加了自己泡的小竹笋,这样味道会更浓郁,特别下饭。
1、碗里装些红薯粉,先用冷水调成糊状,然后打入2-3个鸡蛋,加适量水拌匀(可加一勺食用油防止粘锅)
2、准备好平底锅,每次少量倒入锅内快速转动平底锅,让蛋液均匀铺在锅内,小火煎至凝固,再煎另一面
3、把每张煎好的蛋皮放在切菜板上晾凉,然后叠在一块切成小条
4、把配料:酸笋、泡椒、小米辣、葱姜蒜等切好备用(配料可根据自己喜爱选择)
5、起锅烧油,待油温八成热,先倒入配料翻炒出香味,再放入蛋皮,加生抽、少许盐、胡椒粉、料酒调味,翻炒最后撒上葱花,装盘即可
儿子问我这是什么菜,怎么这么好吃,我告诉他是鸡蛋做的,他表示很怀疑,因为压根一点鸡蛋的味道和影子也没有,哈哈,不管三七二十一,味道好就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