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是一个非常爱美的女性,每天都会和闺蜜们跳舞、健身、分享美妆知识。
在这群跳广场舞的群体中,王女士的打扮永远是最亮丽的,她也因此感到开心。然而近期王女士发现自己的皮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皮肤变得黯淡无光、毫无光泽,甚至手上还出现一些红色类似于蜘蛛网的痣,这可给王女士吓得不轻,医院进行了相关的检查。
医生让王女士先去做了增强CT,发现肝脏内有结节样病变,结节直径大约2cm,且结节周围的密度不均匀,存在快进快出的情况。
随之,医生又为王女士做了甲胎蛋白的化验,结果为38μg/L,其正常值为25μg/L。根据这一结果,医生判定,王女士可能是早期肝癌。
这个结果令王女士不知所措,怀疑是不是检查结果有误,自己平时热爱健身,经常运动,怎么会患上肝癌呢?
医生询问详情之后,发现王女士基本每周都会和朋友进行一次聚会,有喝酒的爱好。平时晚上也会趁着孩子睡着学习各种风格的舞蹈,有时候甚至学到凌晨一两点才睡觉……
随即医生告诉王女士,经常喝酒以及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会加速肝癌的发生,之后一定要谨遵医嘱,尽量改掉这些不良习惯。
通过王女士的故事,我们可以提取到一些有效的信息,比如早期肝癌皮肤可能会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可能还与熬夜、喝酒等生活习惯有关系。那么具体肝癌是怎样的一种疾病呢?该疾病来临前是否能够通过皮肤的变化发现呢?
一、善于“伪装”的肝癌,你了解多少?
癌症这一世界性健康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上各个国家增加预期寿命的重要阻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肝癌便是十分常见的一种。
从临床角度看,肝癌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原发性肝癌,另一种则是继发性肝癌,以原发性肝癌多见。
在诸多癌症类型中,肝癌在年成为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也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
《肝癌流行现状和趋势分析》显示:肝癌年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30岁之前处于较低水平,自此之后会呈快速升高的趋势,80岁到达高峰,且男性高于女性。
由上可知,肝癌在诸多癌症类型中危害是比较严重的,而且该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其危险因素也复杂多样,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肝癌的早期症状十分隐匿,可以说肝癌是一种非常善于“伪装”的疾病。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其危险因素,进而减少这些因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次。
二、提醒:这些因素均会加速肝癌的发生
《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解释肝癌的发生与乙肝病毒感染、黄曲霉毒素以及饮酒、熬夜等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黄曲霉毒素与肝癌的发生有很大关系。提及黄曲霉毒素,想必大家也都熟知,它主要是由黄曲霉毒素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是结构相似的一大类化合物。
相关研究表明,霉变食品是黄曲霉毒素的一大来源,未用冰箱存储食物的危险性是用冰箱的2.36倍。
这就提醒大家,平时一定要注重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的提高能够减少霉变食物的摄入。
其次,过度饮酒也会加快肝癌的发生。有学者认为,饮酒影响肝癌发生的机制可能是乙醇能够诱导细胞色素PE1,且可以活化外源致癌物,使得自由基生成增多。进而产生氧化应激,导致肝损伤、肝硬化,随之引发肝癌。
一项对欧洲38个国家新发肝癌患者(例)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饮酒在所有肝癌致病因素中所占比例达到了9.4%。
肝癌的发生与众多因素都离不开,其危险因素远不止上述两种,还有糖尿病、肝寄生虫的感染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总之,了解肝癌的危险因素之后,可以在主观意识上避免这些因素的存在。
但是,仅仅如此想要预防肝癌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应熟知肝癌的早期症状,这样才能在癌症初期将其斩杀。
二、肝癌来临,皮肤先知?
近年来,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升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肝癌的起病隐匿,早期症状难以察觉,但进展迅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癌症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
因此,肝癌的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以下这2个信号千万不要忽视,很有可能是肝脏发出的警报。
①蜘蛛痣
蜘蛛痣,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别称为蜘蛛状毛细血管扩张症,可发生在人体的面部、颈部甚至上肢部位。开头故事中王女士身上出现的红色的痣或许就是我们所说的蜘蛛痣。
蜘蛛痣的产生通常与肝功能减退有关,当皮肤出现大量蜘蛛痣,且长时间难以消退或者蜘蛛痣的印记明显增大时应当警惕肝癌的可能。
肝癌之所以会导致皮肤出现蜘蛛痣,可能是因为肝功能受损减弱了其对雌激素的灭活程度,雌激素进入血液循环之后就会出现小动脉分支的扩张,此时蜘蛛痣也就出现了。
当然,蜘蛛痣的出现还要考虑生理因素的可能,比如有些女性在孕期或者生理期雌激素分泌减少,内分泌出现紊乱也会出现蜘蛛痣,所以一旦大家发现自己身上出现了类似现象一定要前往医生查清楚是生理因素还是病理因素引起的,以排除肝癌的可能。
②皮肤肤色和光泽异常
大家都知道,癌症患者大多数脸色黯淡无光,气色较差,肝癌也不例外。
肝癌发生时,肝癌细胞增殖以及扩散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可能会导致人体消瘦、营养不良。而且肝功能受损时患者的消化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皮肤就会产生变化。
同时,临床还有一种典型的“肝病面容”能够概括皮肤的异常,之所以会有肝病面容这个词语,就是因为肝癌患者大多面无血色,肤色暗沉。
病发时,皮肤的黑色素会发挥相应的作用。黑色素细胞中有一个络氨酸酶的生物酶,伴随肝脏的癌变,这种酶的含量会逐渐增加,也会导致皮肤变暗。
总而言之,肝癌的发生并不是悄无声息的,而是有一定迹象的。我们应该注意察觉,以免病情进展加快。想要避免肝癌的发生,还要注意预防。
四、谨记“一防三不”,让肝癌远离自己
1.预防病毒性肝炎
大家都知道,病毒性肝炎有很强的传染性,且传播途径比较复杂,发病率也相对较高,流行范围广泛。
而乙型病毒性肝炎是肝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乙型病毒肝炎并没有药物可以根治,不过能够有效预防,因而,我们应当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加强个人的防范意识,以便切断乙肝的传染途径,降低肝癌等相关疾病的发病率。
2.不贪酒
上文中我们也了解到过度饮酒会加快肝癌的发生,肝脏是分解和代谢酒精的主要器官,能够将酒精转化为乙醛和乙酸,而乙醛对肝脏的危害是比较大的,长期喝酒容易造成肝损伤,引发酒精性肝硬化,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肝癌的发生。
所以,大家一定要尽量减少饮酒的次数,若是难以避免应该谨记健康喝酒的原则(不空腹饮酒、不掺杂其他饮料等),降低酒精的伤害。
3.不吃携带霉菌食物
黄曲霉的毒素想必大家都已经熟知,日常生活中食物保存不当容易滋生霉菌,而黄曲霉毒素是霉菌的有毒代谢产物,也是一种致癌物,经常摄入容易诱导肝癌的发生。
不只是霉变食物,厨房也是易产生霉菌的重要场所之一,厨房里面的用品使用时间过长,清洁不到位也会产生霉菌,其生出的黄曲霉毒素很有可能经过饭菜进入人体,损害肝脏。
因而,大家日常生活中应该减少过期、霉变食物的摄入,并经常定期更换厨具,尤其是案板。
4.不熬夜
当前社会,夜猫子的存在已经不足为奇,熬夜貌似已经成为众多人必有的一个习惯。然而,长期熬夜会紊乱生物钟,这样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的发生风险就会增加。
此外,熬夜期间,肝脏的血流量也会受到影响,进而阻碍肝病患者受损肝细胞的修复,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
因此,大家应当以王女士的案例为启发,减少熬夜等不良习惯的次数。
寄语:
肝癌的危险因素复杂多样,且起病隐匿,一般等到确诊病情已经发展至晚期,很大可能会错过手术治疗的机会。所以,大家应当了解肝癌的早期症状,做到尽早发现,尽早预防。
参考文献:
应倩,汪媛.肝癌流行现况和趋势分析[J].中国肿瘤,(3):7.
付艳,邢卉春.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