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乙肝病毒和戊肝病毒都有较高的流行率,因此存在两种病毒双重感染的几率。虽然单独感染戊肝一般症状较轻,但是当重叠感染或同时感染其他肝炎病毒时,却极有可能转为重症。提及乙型肝炎,大家耳熟能详。我国是乙肝大国。据统计,目前中国约有万慢性乙肝患者,但实际得到治疗的患者却不到2%。在如此大的患者基数下,重叠感染戊肝的概率也非常之高。由于乙、戊肝重叠感染后,会增加发生严重临床后果的风险,因此戊肝问题应引起公众足够的警惕。乙肝是肝炎病毒家族中的一员,但其实,病毒性肝炎还有甲肝、丙肝、丁肝、戊型,总计5个兄弟。
虽然戊肝不如乙肝知名,但感染后也会引起很严重的症状。最常见的是急性肝炎,短时间内患者会出现恶心,浑身乏力,全身黄染,肝损伤的指标迅速上升。5%的患者会进展至重型肝炎,根据临床统计,重型肝炎中乙肝患者占60%~70%。重型肝炎病情进展快,短时间内就能进展至肝性昏迷,部分患者会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浑身遍布出血点。医院,使用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的死亡率始终居高不下。作为乙肝患者了解戊肝病毒,并接种戊肝疫苗非常关键。
乙肝和戊肝高流行区重叠感染几率大
戊肝病毒在一些亚洲国家比如印度、中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流行率较高,其中以HEV1型和HEV2型基因型为主,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在北美和欧洲,关于HEV3型和HEV4型基因型感染的报道也也逐步增加,主要是通过人畜共患的传播途径,包括生吃猪肉或鹿肉等。乙肝病毒流行率在非洲和中美洲流行率最高,其次是印度、巴基斯坦、中国和加拿大,而西欧和美国相比之下,流行率较低。在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中国等乙肝病毒和戊肝病毒流行率都较高的地区,发生乙肝和戊肝双重感染的比例也会更高。在中国开展的血清流行病学筛查显示,重叠感染或共同感染两种及以上肝炎病毒的比例高达40%。其中慢性乙肝患者重叠感染戊肝病毒的比例高达17.6%。另一项研究显示慢性乙肝患者重叠感染戊肝病毒的比例为13.7%(而在丙肝患者中高达54%)。
特殊人群重叠感染HEV和HBV的风险更大
1、肝移植病人
在西方国家,超过60%的器官移植病人感染戊肝后发展为慢性肝炎并导致肝硬化。而作为肝移植受体的乙肝病人,双重感染乙肝和戊肝的几率就很大。
2、艾滋病人
艾滋病人共感染乙肝的几率较高,有研究统计三分之一的艾滋病人血清学提示正在感染或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艾滋病人暴露于戊肝病毒的机会相比一般人群更大,而且容易造成戊肝的慢性化,从而增加了艾滋病人的乙肝和戊肝双重感染几率。
3、受监禁人员
由于低社会层次生活背景及其他血源性传染病(HBV及HIV)人群多,此外高危行为比如药物注射等原因,监狱的人群重叠戊肝的风险高。
4、血液透析病人
有报道在HEV高流行的地区的透析病人,容易双重感染乙肝和戊肝病毒。戊肝病毒感染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每年造成约万人发病,人死亡。虽然戊肝感染多为急性自限性,但是在孕妇特别是孕晚期妇女容易造成暴发性感染,致死率高达10-42%。此外,在免疫抑制人群例如HIV感染患者,以及器官移植人群,容易形成慢性感染。慢性乙肝病毒感染(CHB)一般定义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慢性乙肝病人重叠感染戊肝容易导致重症肝炎及肝硬化。除了部分乙肝和戊肝流行率都较高的区域,对于特殊人群:肝移植患者、艾滋病人、受监禁人员及血液透析病人也应该
乙肝患者该如何预防戊型肝炎
因为戊肝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即患者潜伏期或急性期的粪便,感染水源、食物等,然后经口进入胃肠道。
因此们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半生不熟的食物。同时乙肝患者们,要尽量在家里吃,减少外出就餐的次数。外出就餐时也要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饭店,不要去大排档等卫生堪忧的地方。预防戊型肝炎还有一种经济有效的方式,就是接种戊肝疫苗。
乙肝患者在发现病毒感染后,及时接种疫苗,疫苗是按照0-1-6月间隔接种三剂。据临床观察,接种后患者偶有发热、伤口处疼痛等轻度不适,并不存在严重的副作用。临床研究显示:接种后一个月,抗体转阳率高达98.69%;完成疫苗接种后的一年内,保护率高达%。也就是说接种戊肝疫苗后,机体会产生针对戊肝的抗体,相当于给乙肝患者加上一层保护伞。
:
NasirM,WuGY.HEVandHBVDualInfection:AReview[J].JournalofClinicalandTranslationalHepatologyvol.8
–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于其他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