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就是说,这是一种由于免疫系统出现问题,攻击自身肝脏细胞引起的肝脏发生炎症的疾病,这种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大部分的患者年龄都大于40岁,而且女性更容易患此病,这种病发展变化的差异也比较大,多数患者最终都会发展成肝硬化。
01自身免疫性肝炎本身并不可怕,要想治疗它,首先要知道了解它的相关知识
1、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常见症状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发展初期较为缓慢的疾病,在病情较轻的时候,患者可能不会出现十分明显的症状,病情前期的表现主要是乏力、腹胀,患者出现吃得少、黄疸现象,黄疸现象指的是皮肤或者是眼白出现发黄的现象。
稍微严重一点的患者会出现发烧并伴有全身性关节疼痛的情况,而且疼痛的部位会经常出现变化,部分女性会出现月经消失的异常,有些患者甚至出现皮疹等其他免疫系统疾病。
2、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并发症
自身免疫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之后,可能会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现象,由于肝炎炎症使得肝脏血液流通受阻,导致血液转向其他部位回流心脏,因此其他部位的血管容易胀破,从而引发呕血等影响生命安全的情况。
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腹水情况,腹水指的是腹腔内出现本不应该有的液体,肝脏出现炎症的患者,身体会出现肝脏血管压力升高的现象,使得血液中的水分从血管渗出,直到腹腔腹水,很可能是肝硬化的象征,最为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肝衰竭现象。
3、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因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会保护人体的健康,监视病原体的入侵并能将其消灭,但是当身体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人的免疫系统会出现紊乱,以至于在消灭病原体的过程中,出现了伤害自身正常组织细胞的情况,引起组织细胞出现炎症,严重时会攻击到肝脏细胞,因此产生了自身免疫性肝炎。
02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这几种检查
1、肝功能检查
当人体中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增高时,就说明人体肝功能出现异常,这两种物质在正常的情况下是存在于肝细胞之中的,当我们的肝细胞因炎症受损,这种物质就会被大量释放到血液中,从而被医生检测出含量升高的情况。
但并不排除一部分患者体内的这两项指标是正常的,因为每个人的身体免疫系统有所不同,但是对大多数患者而言,这种检查都是合适的,所以总的来说,在一定的程度上,肝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肝功能状况。
2、免疫学检查
医生有时会采取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方式,炎症实际上是身体的免疫系统和入侵身体的有害物质进行战斗的过程,在反应的过程中,免疫细胞使用的蛋白质通常有免疫球蛋白质G或Y球蛋白。因此血液中出现这两种物质偏高的情况下,医生就知道身体内出现了炎症。
医生也可能会采取自身抗体含量的检查方式,免疫系统在长期作战的过程中发展出了一项技能,它可以与病原体在首次交战的过程中,记住病原体的样子,因此在下一次出现相同的病原体就可以直接使用抗体对付病原体,但是有些病原体与肝脏细胞十分相似,导致免疫系统使用的抗体误伤了正常细胞,即出现了自身抗体的现象。
自身抗体不仅会攻击病原体,还会攻击自身的细胞,因此医生通过抽血化验,当发现自身抗体含量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意味着出现了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发现了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和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时,就意味着,患者大概率患了自身免疫性肝炎。
3、组织学检查
医生会采取肝脏穿刺的方法获取患者少量肝组织,从而用显微镜等仪器来观察结构,如果肝组织的结构出现异常,并且符合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表现就可以进行,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判断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严重程度。
03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现得越早,越容易治疗,治疗方式主要有这几种
1、进行日常生活管理
可以从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综合调适,帮助病情的恢复,帮助恢复健康,主要食用适当热量的饮食,以低脂肪、高蛋白为主,尽量不要食用油煎炸类食品,也不要吃得过于辛辣,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采取合适的运动方式,例如有氧运动中的慢跑、游泳、太极拳等。避免剧烈的、易受伤的运动类型。
在心理上要注意保持接纳疾病的状态,乐观积极地看待生活,保持愉悦、平静的心态,有助于疾病的恢复,要谨遵医嘱进行随时诊疗,这种治疗方式比较适用于早期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时期。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用药物抑制过强的免疫功能,减少免疫系统,对肝细胞再次进行攻击,在当前的医疗水平上,医生一般会选择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代表药物是泼尼松,也可以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硫唑嘌呤进行治疗,对于泼尼松单用或联合硫唑嘌呤无效,或者对无法忍受副作用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用布地奈德、环孢素A、他克莫司、甲氨蝶呤等药物。
药物可能会出现的副作用也比较多,糖皮质类固醇激素会出现肥胖的副作用,而硫唑嘌呤,可能会出现血细胞减少的情况,但这种症状会在患者减量或者停用之后改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医生沟通。
3、肝移植手术
当病情进展到终末期肝病时或者出现了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情况时,医生可能会考虑进行肝移植手术,进行肝移植手术时,往往需要选择一个恰当的移植时间,应该尽早地做好肝移植手术的准备,而不是当出现了终末期肝病严重并发症时才开始进行手术评估。
如今移植生存率较为稳定,一般而言,移植物生存率为72%,进入人体一年后,肝脏的生存率为84%,肝脏移植手术进行后需要继续使用药物,因为身体会对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外来肝脏产生排斥现象,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疾病的复发。
结语:患者进行治疗之后,回到家中,需要调整家庭饮食结构,进行家庭照料与护理,避免患者摄入过多油腻的食物,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保持心情愉悦,这样才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尽量避免过于激动、愤怒、压抑等不良情绪,因为不良情绪可能会使得免疫系统紊乱,从而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