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2岁的黄浩在父母遭遇车祸,父亡母瘫之后,凭借自己聪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在宁强县城南大街开了一家米皮店,成功创业的同时,还收获了甜蜜的爱情。一时间,黄浩的故事在宁强县城大街小巷传为一段佳话,并激励着许多青年人立志奋发图强。
黄浩是宁强县铁锁关镇人。年1月,他的父亲因驾驶摩托车操作失误发生车祸当场死亡,后座上的母亲身受重伤,历经两次开颅手术后勉强活了下来,却丧失了一切行动能力。正在部队服兵役的黄浩不得不提前退役,回家与姐姐一起照料母亲。给父亲料理后事和给母亲治病不仅花光了家中的所有积蓄,还欠下了好几万元的债务。
家中的不幸并没有压倒年轻的黄浩和姐姐黄婷。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撑起这个家,一定要挣钱给母亲继续治病,再也不能让姐姐跟着受苦受累。年,姐弟俩经过反复商量后决定,把母亲送到勉县定军山爱心公寓,然后共同去打工挣钱并负担母亲每月多元的护理费用。此后一段时间,黄浩先在孕婴用品店、饮食店打工。在宁强一家饮食店打工期间,黄浩虚心向师傅们学习米皮等饮食制作工艺。经过一年多的磨练,以及多次到汉中、西安考察学习,黄浩终于掌握了米皮等饮食制作技能。年10月,黄浩筹集8万元盘下了宁强县城南大街一家店铺,办起了自己的米皮店,店铺40多平米,房租一年1.8万元。
一切都是缘分。开店不久后一天上午,一位漂亮的姑娘来到黄浩的店里吃饭,两个人就多闲谈了几句。这位姑娘就是李欢欢。她对黄浩一家的不幸深表同情,对年轻能干又勤劳的黄浩爱慕有加。后来一来二往,他俩就确定了恋爱关系,从此,李欢欢成为为黄浩的得力助手。李欢欢除了在前台收钱之外,还要负责洗碗、打扫卫生等工作。
由于李欢欢至今还没有熟练掌握蒸米皮的技术,打米浆、蒸米皮、调味道等都是黄浩亲自在炒作,黄浩蒸的米皮、调出来的味道客人们吃了都说味道不错,都情不自禁地为他竖起大拇指。黄浩只能利用顾客少的时候教李欢欢蒸米皮、调米皮。
由于生意越来越好,黄浩两个人忙不过来,不久前请了一位妇女来店里帮忙。黄浩说,他准备利用下午或傍晚卖其它饮食。虽然累点苦点,但能再增加一些收入。他还打算贷一点款,再开一家分店,以减轻生活的压力。
黄浩说,我们本来打算挣到钱在今年年底前就结婚,但现在店才开了近一年,各种费用又大,不得不把婚期推迟了。
我们衷心地祝愿黄浩的米皮店越来越红火!祝愿黄浩与李欢欢早日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