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A可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HCV,改善或减轻疾病进程,达到治愈目的。
年6月30日美国肝病学会发布丙型肝炎诊治指南,为临床规范合理使用DAA提供依据,同时明确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的监测指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治愈。
临床上DAA已逐渐广泛开展应用,规范合理使用DAA及监测指标的完善刻不容缓。
治疗方案
  初治患者
  慢性丙型肝炎(CHC)初治患者,基因1、4、5、6型首推复方单片Harvoni(ledipasvir+sofosbuvir),疗程12周,合并肝硬化的患者疗程增至24周;或者选用sofosbuvir+利巴韦林(ribavirin,RBV)疗程24周,若加用simeprevir,疗程缩至12周,干扰素耐受患者可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sofosbuvir+PEG-IFN+RBV)方案,现有临床数据显示基因1、4型也可选用片剂组合ViekiraPak(paritaprevir+ritonavir+ombitasvir+Dasabuvir,PrOD)+RBV或者复方单片PrO(paritaprevir/ritonavir/ombitasvir)+RBV,无肝硬化患者疗程12周,肝硬化患者延至24周。
基因2型使用sofosbuvir+RBV治疗12周,肝硬化患者延长至16周。基因3型推荐sofosbuvir+PEG-IFN+RBV治疗12周,干扰素不耐受仅使用sofosbuvir+RBV治疗患者,疗程需增至24周。
经治患者
未使用DAA治疗的经治患者推荐复方单片Harvoni,疗程12周;或PrOD+RBV,基因1a型患者疗程12周,基因1b型患者不加用RBV治疗12周;或sofosbuvir+simeprevir,疗程12周。
合并肝硬化患者疗程增至24周,或联合RBV时维持12周疗程。经PEG-IFN联合DAA治疗失败的患者,指南建议筛查相关耐药位点,慎重选择治疗方案。已知的不同药物的耐药位点信息见表1。
其中非结构蛋白酶3区(NS3)的Q80K多态性在基因1型中较常见,对simeprevir耐药,继而产生低应答率;非结构蛋白酶5A区(NS5A)若不存在耐药位点,可用Harvoni+RBV方案;若存在NS5A耐药位点但未检测到NS3区耐药位点,可用sofosbuvir+simeprevir方案。
因此,经治患者治疗前筛查预存耐药位点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治疗失败患者提供其他有效治疗方案。
专家提醒
针对肝脏出现的问题,我们都要引起重视,一定要积极体检,定期复查。让专业的医生给你及时的正确引导和积极的干预,从而让肝脏处在一个比较低病毒水平的状况,尤其是在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时候,千万不能拖延,否则可能会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