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讲解的内容是:小儿患了慢性肝炎的有何症状表现,以及如何对患儿进行调养护理。下面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讲解:一、小儿慢性肝炎的症状表现;二、小儿肝炎的调养护理基本方法。
一、小儿慢性肝炎的症状表现
这里的说的“小儿”一般指12岁以内的孩子。通常情况下小儿患的慢性肝炎一般为乙型肝炎。慢性肝炎分为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两种类型。患了慢性迁延性肝炎的患儿经常表现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肝脏轻度增大,肝功能轻度异常或间断出现异常;有时与慢性活动性肝炎无法区别,必须经肝脏病理检查才能鉴别。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病程较长,由于一般情况下患儿营养状况较差,因此,小二患了慢性肝炎,以后的生长发育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另外,由于小儿身体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脏代谢能力比成人低下,蛋白合成能力相对较差,肝脏受损时,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就会合成不足,因而慢性肝炎小儿患者常常会出现低蛋白血症和出血症状,少数患儿会发展为“肝性侏儒症”。外部观察可见小儿面色灰暗,无光泽;消化系统症状也比较明显;肝脏增大,谷丙转氨酶(ALT)持续增高或反复出现黄疸、肝掌、蜘蛛痣、浮肿等症状,这都是小儿患了慢性肝炎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二、小儿患了肝炎后调养护理的基本方法
对于小儿病毒性肝炎的调养看护,重点强调,要让患儿进行合理的休息和补充营养,以减轻肝脏负担,使肝脏功能尽快恢复。
1、要让患儿休息好。对于急性肝炎患儿,身体的休息非常重要。小孩们普遍贪玩儿,有不少患儿患上了重型肝炎,是由于没有休息好、玩的时间太长、活动量过大,或病情未痊愈就开始活动的原因。应该等到黄疸和消化道症状减轻后,才能逐渐起床出门玩耍;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后,还需要继续注意休息观察一个月;等到病情彻底稳定后,学龄儿童才可以重新到校上课。
医生要告诉孩子和学校老师,半年内不要让孩子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回家后也不要参加重体力劳动。对于那些恢复期已无明显症状的患儿或慢性肝炎患儿,就不要过分强调休息,应该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一些活动锻炼。一味地强调休息就可能会影响小儿的情绪,也可能使其体重增加,反而不利于身体的恢复和健康。
2、合理补充营养。家长要合理安排患儿的饮食起居,适当注意补充营养,在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措施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采取多食一些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的食物,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还要结合小儿的身体状况以及消化功能和接受能力,以满足小儿的食欲为原则。
尤其是恢复期的患儿,要适当限制脂肪的摄入,不要让孩子过多吃糖,否则会影响孩子食欲,还会引起肚胀。部分正在处于恢复期的患儿食欲好,加上自控能力差,家长要注意控制孩子的饭量,防止患儿体重猛增,发生肥胖和出现脂肪肝。这不只是对肝脏的恢复不利,弄不好还会带来其他不良后果。
今天就讲到这里。家长一定要小心看护好孩子,如果不小心孩子患上了慢性肝炎,小儿自控能力差,家长要精心对孩子进行调养看护,使孩子早日恢复健康。保健养生,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工作之余多学习一些医学常识,对自己和家人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