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慢性丙肝药物丙通沙获批系国内首个泛基因型
TUhjnbcbe - 2024/12/27 17:28:00

新京报快讯(记者张秀兰)5月30日,吉利德科学公司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丙通沙(索磷布韦mg/维帕他韦mg)可用于治疗基因1-6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成人感染患者,并同时批准丙通沙联合利巴韦林可用于丙肝合并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成年患者。丙通沙成为中国首个通过审批的泛基因型HCV单一片剂方案。

在中国,HCV是第四大常见传染病,约有0万名感染者。其中,HCV基因1、2、3和6型占全部病例96%以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国际肝病科主任赵平介绍,丙肝早期症状不明显,潜伏期长,约80%的感染者直至发展为慢性肝病甚至肝硬化、肝癌才被发现。目前,我国丙肝治疗主要采用以干扰素为主的治疗方案。由于要打针,且疗程最长达72周、不良反应比较大,很多患者难以坚持,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产生耐药性,导致治愈率仅约40%-70%。该疾病不仅使患者自身健康受到威胁,且有可能传染给更多人,导致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

从年开始,相继有多个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DAA)获批、上市,改写了我国丙肝治疗格局。赵平指出,临床选择用药时要充分考虑药物能覆盖的基因型、耐药性和是否会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尽可能选择不太容易产生耐药性的药物以保证治疗效果。如果患者同时在服用其他药物,要尽量选择不会与其他药相互作用的DAA,以减少可能带来的风险,这一点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患者尤其重要,“还有些患者肝功能有损害,有些药不能用,就要根据情况选择适合他的药物。”

吉利德科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hnF.Milligan博士表示,“作为首个无需考虑HCV患者基因型和肝纤维化程度、每日一次的单片剂治疗方案,丙通沙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中国医生对丙肝患者的治疗,同时有望在公共卫生层面减轻HCV带来的巨大负担。”

1
查看完整版本: 慢性丙肝药物丙通沙获批系国内首个泛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