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王蓬陈忠实的汉中情结
TUhjnbcbe - 2024/9/2 17:23:00

中国当代最著名、也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大家陈忠实的去世,在中华大地掀起久久不息的波澜,国家党政领导、文学艺术界、社会各界都以各种方式缅怀这位人民作家。当天上午九时汉中市委宣传部部长谢京帅打电话给市文联主席武妙华,要求安排代表各界赴西安悼唁陈忠实。我正好乘便前往。往返途中,回顾忠实除了与我40年的交往外,还与汉中多位朋友交好,或者说陈忠实有种汉中情结。

我知道陈忠实是年7月,刚复刊的《陕西文艺》在卷首隆重推出了篇小说《接班以后》,作品浓郁的乡村气息,以及厚重的生活和气势,使我一下牢记住了作者:陈忠实。

见到陈忠实是年冬天,《陕西文艺》召开创作会议,陈忠实、路遥、贾平凹、邹志安、京夫、李凤杰等都参加了。一天晚上,安排陈忠实介绍创作经验,在省文化厅招待所礼堂,大冬天,没有暖气,烧着几只煤炉放在过道。大家都穿着棉袄。我早早去前排占了座位,准备好钢笔和笔记本。那时陈忠实刚三十出头,远不是《白鹿原》出版时那幅沟壑纵横的面孔。正是虎虎有生气的年纪,棱角分明的脸庞充满活力。我注意到他穿着当时农村小伙同样的土布棉袄,罩着件四个兜兜的干部制服,显得朴实庄重,这幅模样与他厚重大气的作品十分合拍,陈忠实就该是这幅样子。当然,我更注意他讲话的内容,我记在笔记本上的重点是:什么是重大题材?陈忠实一脸认真地说,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到一定历史阶段带普遍性的问题就是重大题材……

我钦佩极了,心想这么复杂的问题人家怎么一句话就说清楚了。时隔多年,我跟陈忠实说起当时情景,两人都笑了。那会贾平凹刚发表学习雷锋的《一双袜子》,路遥写的是学习大寨的《优胜红旗》,正是由于亲历那段弯路,日后才会有彻底的反思与新生。

那次会上,有次午餐与陈忠实同桌,菜有荤有素,还有只鸡。陈忠实说看见鸡就想起当公社书记带人到农民家中催收毛猪鲜蛋,有些人家把母鸡刚下的蛋都交了,温热的蛋上面带着血丝。我心里听了十分酸楚,在农村多年,每年都为完成毛猪鲜蛋的任务犯愁,想不到这位公社书记还能替农民说话,尊敬中又增加了好感。

真正与陈忠实熟悉是年冬天。陕西省作协举办重点作者读书班,三个月时间,首期有陈忠实,有我,京夫等。心里非常高兴,觉得这是向他们学习的好机会。

陈忠实年出生,要比我年长六岁。老家就在白鹿原下的西蒋村。我关心的是陈忠实如何走上文学道路并取得非凡成就。陈忠实儿时并无祖母或外祖母讲述天上或地上的神话,以至于自己也萌发编织故事的念头。倒是农家子弟的贫寒衣食见拙产生深刻的自卑,只有采用拼命刻苦学习来找回自信。由于陈忠实是高中毕业,所以“文革”前年就开始在《西安晚报》上发表了《夜过流沙沟》《杏树下》等多篇散文。创作的动因除了兴趣爰好,我认为还应有根本的原因:改变命运。世界上没有谁愿意一辈子呆在贫瘠的黄土地上。年前后,文学热潮涌动,相关单位邀请陈忠实等名家来汉中讲课。那会,我还在农村,从省城一下来这么多文友,还真让人犯愁,家里值钱的东西只有春节准备宰杀的肥猪,一半自用,一半销售零花,可离春节还有些时日,咋办?晚上我犹豫着与妻子商量,岂料,妻子虽系农村妇女,却能识大体,说提前宰猪,就能早买接槽猪崽,免得临近春节猪崽涨价。这使我大喜过望,那天早早起来,垒大灶、烧汤水,请来宰猪师傅和邻家小伙,七手八脚按倒肥猪,宰杀,待到两扇白生生的猪肉挂上架子,陈忠实几位也正好赶到,他们都是第一次到汉中,对异迥于关中的陕南乡俗十分好奇,围着肉架问长问短,陈忠实惊讶我何以把猪头收拾得如此白净,感叹汉中田野冬天还处处绿莹莹充满暖意。那天,我用陕南乡村“吃泡膛”的风俗招待他们。所谓“吃泡膛”就是无论谁家宰猪,都请左邻右舍,新鲜猪肉切得如木梳大小,做起大砣豆腐,再配上萝卜白菜,杂七杂八“一锅熬”用大盆盛了,大伙围着,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几多痛快。一晃,这一幕过去三十多年,我已淡忘。不想,年,我出文集请陈忠实写序言时,他在序言中用了几千字专门写下一节《关于一座房子的记忆》,详尽描写了去我家见到的汉中乡景与“吃泡膛”的过程。

那次讲学间隙,陈忠实让我带他去看看汉江,冬日江水明净清冽,如带蜿蜒,长长的江堤两岸是秦岭南麓依然葱绿的田野,陈忠实说这是在他的家乡冬日绝对看不到的情景,兴致很高。不知觉间,回到市区已临正午,正感口渴,陈忠实为路边陕南火红的蜜橘吸引,买了几个硬把两个大的塞给我。陈忠实在我心里一直是关中硬汉的形象,写出的作品雄健浑厚,铿锵有力。可这一瞬间,我看见这壮实的关中汉子眼中洋溢着和善的柔情,分明是富于人情味和良善的一面,我心里震颤了,因为我自幼因父亲错案从西安流放到陕南乡村,遭遇的打击屈辱太多;那会不整人就是难得的好人。就我的体会,凡能对弱者友善、同情,假以援助者也注定经历过苦难,对生活的酸甜苦辣有切实的体味又自强自信的人才能拥有这等情怀。从那时我就感到我当时的困难处境,拨动了陈忠实良善的心弦,对我假以援助之手,从心里认定陈忠实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忠诚可靠、可交。一种敬重兄长般的感情从胸中涌起并扎根。

事实上,在文学这条艰难的跋涉道路中,陈忠实给予我许多切实的帮助。我的短篇小说《庄稼院轶事》经他推荐发表在《北京文学》年3期,他和省市宣教系统领导多次呼吁,我终于在年底破格由农村调进汉中市群艺馆。尤其不能让我忘怀的是,年,我已在鲁院和北大作家班学习几年,妻子还带着两个女儿在农村种责任田。当时,我长中短篇小说均已出版,也拿了几个奖,达到了家属“农转非”的标准,可报告打了多次都得不到解决。上学期间,我请假回家收种庄稼,很是狼狈。十三大召开时,陈忠实当选代表,见到也是党代表的汉中地委书记王郧,反映了我的情况,结果拖了几年的事情一个星期就解决了,通知我填表时,我蒙了还不相信,事后才知道陈忠实做了工作起的作用。

其实,作家之间的交往最终还是作品,所谓“以文会友”。谈陈忠实便离不开他的代表作《白鹿原》。这是一位大家与一本巨著最完美的结合。《白鹿原》因陈忠实而闪亮世界,陈忠实因《白鹿原》而扬名中外。

但《白鹿原》的问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又艰难的创作过程。由于隔着秦岭,陈忠实蛰伏于白鹿原下写作长篇小说的情况,我曾想写信询问或是鼓劲,最终没有动笔是意识到这对陈忠实来讲都属多余。直到年初,徐岳创办《中外纪实文学》,陪着陈忠实几位来到汉中写稿,我还诧异,难道长篇写完了?后来陈忠实私下告诉我:给娃挣学费来了!我猛然意识到陈忠实全家全靠他,这几年埋头写长篇,稿酬不多,又要供三个孩子上学,恐怕是最难熬的时候。那次我见他不接别人递过的纸烟,便问他是否戒烟,他回答更恶劣了,接着掏出黑棒棒卷烟,我一看是汉中产的《巴山雪茄》。正好烟厂宣传科吴元贵爱好文学,我也熟悉,找到元贵商量看能否以厂价给老陈买点烟。元贵说厂长知道你,拿上几本著作咱们一块去说,还说找人不容易,干脆让批一件(指一箱50条)。没想到厂长很痛快,他也看过陈忠实作品,说大作家写长篇要支持,干脆送一件《巴山雪茄》,后来吴元贵把烟送去,陈忠实很高兴,还写了幅字“巴山雪茄,伴我十年”之后,陈忠实来汉中还常说起吴元贵。年,汉中召开我的纪实文学研讨会。起因是蔡如桂蒙冤入狱。

我听说后便去采访,完成了长约万字的报告文学《巴山茶痴》。历数蔡如桂大学毕业,扎根深山,为陕南茶区培养第一个名茶的事迹,对冤案亦不回避。作品因系真人真事,需当地盖章,却遭拒绝。索性寄《人民日报》,也是权且一试,没有想到《人民日报》年9月10日几乎用一个整版刊登。《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还获《人民日报》建国40周年征文—等奖。时任汉中地委宣传部部长李善胜告诉我,蔡如桂他知道,作品写得很好,他已送给地委书记王郧。对彻底解决蔡如桂冤案起到了作用。陈忠实看了报很激动,说应该开个研讨会,要弘扬正气。那次路遥火车票已购好,临时有事没来却发来贺电,陈忠实带《延河》主编晓雷一行来汉中,就我已经写出的《巴山茶痴》《台儿台敢死队长沉浮录》等五部传记开了研讨会。直接促进了我写《功在千秋》《拓片世家》等系列人物传记。

陈忠实会后又专门看望蔡如桂,他俩年龄相仿,一见如故,成了好友。两人都爱下棋,忠实凡来汉中,就安排去老蔡那喝茶、聊天、下棋。茶叶专家当然不缺茶,凡新茶下来就要考虑忠实。忠实却说老蔡不容易,名茶毛尖他喝不惯,没劲,还是老陕青好。几经比较,我选中的西乡鹏翔绿茶特炒很合忠实口味,连续多年每年10斤,忠实照价付款一分不少。还说“这娃茶务得好,给写副字:鹏翔耀九洲,茶香飘万里。得知忠实去世,远在杭州的段鹏程打来电话,要我无论如何也要送去一箱炒青,表达汉中茶人对陈忠实的敬意,我和武妙华把茶交给忠实儿子陈海力,海力很激动,说他爸就爱喝汉中绿茶。年春天,陈忠实来汉中,说没见过朱鹮想去看看,我联系洋县,秦洋酒厂厂长肖玉祥知道后打来电话说想请陈忠实顺道来酒厂看看,怕不给面子。我说忠实不是那种自命清高的文人,他操心的是国计民生。陈忠实那天参观朱鹮,给汉中《衮雪》杂志写了篇《拜见朱鹮》我说汉中灵山秀山能养朱鹮,也能酿美酒。陈忠实说他早知道汉中酒好,他老家一带给娃娶媳妇,能摆个城固特曲就不得了。后来忠实还应邀给城固酒厂封了缸百斤老酒,现在成了镇厂之宝。那天去洋县酒厂,肖玉祥请陈忠实写副字,忠实说写啥?我说现成:“国宝朱鹮,美酒秦洋。”至今矗立街头。我在文联上班时,但搞活动,陈忠实每邀必至,作品研讨、文联换届、协会成立、讲学讲课有七八次之多,汉水散文笔会搞的篝火晚会,仅陕理工就来了几百学生,他还给汉中多位新人新作写序,可以说陈忠实有力支持推动了汉中文学艺术的发展。

当然,汉中的褒谷栈道、石门石刻、油菜花海、南湖绿水都是陈忠实喜爱汉中的理由。他还爱吃汉中热面皮、菜豆腐和褒河鲜鱼。几次在街边小店,他也吃得津津有味,神态从容,平易近人,接地气,近庶民,于平淡中流露一代大家风采,也彰显着他对汉中的热爱。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蓬陈忠实的汉中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