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率提高 家具产业强健自身更重要
2008年,中国家具产业得了“重感冒”。从07年开始,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率下调,人民币汇率提高等多重病因影响,中国家具产业、特别是许多出口企业陷入重病中无法自拔。据悉,2008年上半年在东莞这个中国家具制造业重镇就有多家企业接二连三倒闭,其中包括欧美娜这样员工超过5000人的以出口导向的大型家具企业。
有些企业在这种风潮中选择的是等待,等待*府开出药方,救济企业;但,并非所有企业都能等到现在。不少选择等待的企业,在经受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之后,黯然退市。有些企业选择改革,如出口转外销、提高产品附加值等,虽然同样艰辛,但至少掌握了主动权。
那些能够坚持到现在的家具企业,可能有福啦。
*府开出的“药方”:提高家具出口退税率
*府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困境,当然并非熟视无睹。
国家统计局于10月20日公布了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在全球陷入金融危机的萧条大环境下,中国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9.9%,比上年同期回落了2.3个百分点。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家具产业,家具产业、特别是家具出口形势严峻。
进入10月份,国内多个地方*府对房产进行“救市”。业内人普遍认为,救“房市”的目的是刺激住房消费,住房消费增强以后势必会带动家居行业。但这也许是一个比较长远的过程——毕竟,“救市”是否真的能刺激房市,也是未知数。而从房市火热到家市兴旺,也需要过程。
10月17日,温家宝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第四季度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附加值机电产品出口的退税率,支持优势企业和产品出口。家具产业、特别是出口企业似乎嗅到了产业复兴的希望。
10月21日,财*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从2008年11月1日起,将适当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部分家具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将提高到11%或13%。这项出口*策调整、加上房产“救市”,将会对下游的家具产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国际家私装饰业(香港)协会秘书长龙月如称:“中国*府日前对房地产甚至对其他的产业采取复兴*策,这是针对经济大势采取的必要救市措施。事实上,中国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前段时间对家具产业*策、出口*策进行宏观调控打压,对行业造成很大影响,使经济有‘硬着陆’的可能。现在的救市*策也是应对全球金融海啸带来的冲击,以及保持中国经济适度提高,解决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措施。相信房地产的复苏,会对息息相关的家具业带来复苏的希望。”
对于11月份开始提高家具出口退税率,她认为:“国务院及时调整提高退税率,重新恢复退税标准,我认为中央*府是务实、负责任的。原退税率减少,不但没有对家具出口起到减少贸易顺差的作用,反而打断了家具产业的产业链体系和出口国际市场的节奏,也大大伤害了家具企业的运行。正是一个负责任的、务实求是的*府,才会重新调高出口退税,恢复原来水平。借此希望,保持中国家具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东莞名家具俱乐部执行秘书长王猎认为:“(提高到家具出口退税率是)好事情,但还不够。应该把家具产业从‘两高一资’的黑名单中抽出来,鼓励中国家具产业的发展。中国家具单价仅及欧美同类产品单价的三分之一,发展空间还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