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方养生指南#
研究发现,我国患慢性肝炎的人数已超过了4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4。
慢性肝病是指由各种因素导致的肝脏病变,包括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肝硬化以及肝癌等。
在肝癌发生前,身体会有征兆,一定要引起注意。
肝脏专家罗小军教授认为,肝癌与丙肝病毒、乙肝病毒有着密切的关系。
临床医学中,有50~80%的肝癌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25%的肝癌患者是因为感染了丙肝病毒。
研究发现,在我国,有25%~40%的乙肝患者,病情最终恶化为了肝硬化,甚至肝癌。
肝炎有不同的病因,种类多样,肝炎包括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性肝炎、病毒性肝炎以及药物性肝炎。
其中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其中丙肝和乙肝患者是肝癌的高发人群。
一、从肝炎到肝癌仅有3步
从肝炎恶化为到肝癌的过程分3段:肝炎阶段,肝硬化阶段和肝癌阶段。
1、肝炎阶段
当患者受到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会经历免疫耐受期、清除期、低复制期和再活动期4个阶段。
其中免疫清除期和再活动期,病情恶化速度快,而在低复制期和非活动期,病情相对稳定。
2、肝硬化阶段
当肝脏持续受损,病情反复活动,会使肝脏病变,由起初的肝炎阶段,快速进入到肝硬化阶段。肝硬化期间,病情相对稳定,包括代偿期、失代偿期、相对代偿期3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及时采取科学的治疗措施,能有效维持身体机能。
在失代偿期肝硬化阶段,病情相对严重,身体容易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腹膜炎、肝昏迷等,统计表明,这类患者往往仅能存活5~7年。
3、肝癌阶段
临床医学中,原发性肝癌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肝癌与肝硬化有一定的相关性,每年有3%~6%的肝硬化患者的病情恶化为肝癌,而非肝硬化患者,肝炎发病率较低。
肝癌与乙肝病毒密切相关,此外还受到转氨酶水平、家族遗传、年龄、嗜酒等因素影响。
二、从肝炎恶化到肝癌,身体给了3次机会
机会一:避免高危险因素
预防病毒性肝炎: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预防病毒性肝炎。当父母是肝炎患者,在备孕期间,应避免母婴传播,按医嘱进行预防和治疗。
戒酒:饮酒容易导致酒精性肝硬化、酒精性脂肪肝以及酒精性肝炎等,提高丙肝、乙肝病毒诱发原发性肝癌的几率。
忌口过期的食物:过期发霉食物中,含有黄曲霉毒素,有致癌性,是诱发肝癌的重要原因。
机会二:进行常规筛查的机会
定期体检筛查,能尽早发现肝癌。肝癌高危人群是指受到丙型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或长期食用发霉食物的人群;通常每半年对肝癌高危人群筛查一次。
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经常饮酒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更容易患肝癌,同时,年龄超过40岁的男性,患肝癌的风险较大。
机会三:早发现早治疗的机会
如果患有肝硬化、脂肪肝、肝炎,应尽早治疗,按期复查。
以下7种情况,需要尽早检查肝脏健康:
身体异常消瘦;
经常感到身体乏力,精神疲倦;
消化系统受损出现腹泻恶心、食欲减退、腹胀,消化不良的症状;
身体发热,在夏天,体温长期维持在37.5~38.5℃之间,约3~5天;
肝区有疼痛感;
感到胸闷,经常咳嗽;
有皮下瘀斑、牙龈红肿等出血倾向。
三、养护肝脏这4件事不要做
1、经常生气
中医专家认为,如果情绪波动大,经常生气,会使肝气郁结,肝火旺盛。如果没有及时采取调理的办法,容易加速肝脏病变。
2、不吃早餐
早餐有助于养护肝脏健康,调节胃酸分泌,预防肝脏疾病。肝脏经过一夜的代谢之后,会分泌形成胆汁,在早上需要及时的补充食物,避免胆汁损伤身体,因此要养成吃早餐的习惯。
3、避免熬夜
夜间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脏进行排毒代谢的时间,如果经常熬夜,会使肝脏的自我修复和代谢功能受损。对于乙肝病毒患者而言,长期熬夜会使身体内分泌紊乱,神经功能受损,肝火旺盛,身体免疫力降低。
4、避免乱吃药
老话常说:“吃药三分毒”。经常吃药,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肝脏具有解毒排毒的作用,药物的毒性需要在肝脏中,进行分解和排出,长期服药会增加肝脏负荷,容易使肝脏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