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康健园星光计划助力IHC患者有更高的
TUhjnbcbe - 2024/7/30 16:33:00

非活动期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是常常被临床忽视的乙肝感染人群,而多项研究数据显示,此类人群长期预后并不安全,并有更高的几率获得临床治愈。如何把握最佳治疗时机,优化治愈路径,总结推广治愈经验,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难题。由中联肝健康促进中心发起,首都医科医院陈新月教授和医院高志良教授共同牵头的“乙肝临床治愈星光计划”(简称“星光计划”)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于日前顺利启动。

“星光计划”是国内首个针对非活动期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简称IHC人群)的大型公益项目,旨在帮助更多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获得临床治愈,努力实现健康中国行动及世界卫生组织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对人类危害的目标。

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表示,我国有IHC人群约万例,最近研究发现,这些患者中约50%有显著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发生肝癌的风险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星光计划”就是针对非活动期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及长期观察的研究,也是目前全球最大样本的慢性HBV感染的研究。

首都医科医院郑素军教授指出,IHC人群作为一个庞大的乙肝感染群体,往往因疾病进展隐匿而缓慢被忽视,其实中国IHC人群进展为肝癌的风险是健康人群的4.6倍,且亚洲IHC人群的肝癌发生风险是欧美人群的10倍,因此需引起更多重视。

近10年来,中国专家在慢乙肝临床治愈道路的探索上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在多个大规模临床实践中成绩斐然。

医院高志良教授指出,通常IHC人群是在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状态下实现HBeAg的血清学转换,说明这类患者本身免疫状况良好,更易实现临床治愈,多项研究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如何把握最佳治疗时机,优化治愈路径,总结推广治愈经验,是亟待解决的利国利民的重要问题。

医院林炳亮教授引述多篇研究数据,探讨IHC人群的治愈策略。多项研究证实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IHC患者可获得较高的临床治愈率。首都医科医院陈新月教授团队最新的荟萃研究分析发现,IHC患者通过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48周后,HBsAg清除率高达47%,疗效显著优于慢乙肝患者。

研究还发现,停药后随访24周,其HBsAg清除率仍会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且适当延长治疗有利于提高HBsAg清除率。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IHC人群,96周HBsAg清除率要高于48周,但是哪类人群更适合延长治疗仍值得深入探索。

中联肝促进中心李明阳主任介绍,“星光计划”计划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医院,计划在2年时间内入组名IHC患者,帮助更多乙肝患者实现临床治愈。通过积累大样本的循证数据,探索、优化IHC患者治疗路径,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慢乙肝相关肝硬化、肝癌的发生风险,更好、更多地造福乙肝患者,实现乙肝临床治愈的目标。

“乙肝临床治愈星光计划”是首个针对非活动期HBeAg阴性HBV感染者的全国性临床研究,相信在国内众多临床专家的携手努力下,定能为IHC这一庞大的慢性HBV感染的群体带来临床治愈的新希望,助力我国乙型肝炎防控事业的发展。

(潘嘉毅)

1
查看完整版本: 康健园星光计划助力IHC患者有更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