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薄熙来一个机会
给薄熙来一个机会
Time 17:38:14 情感驿站 做魅力女人
薄熙来1949年7月出生,算起来今年已经虚龄62岁了。岁月不饶人,今天在络上看到他的照片,两鬓斑白,明显比以前苍老了很多。大概是重庆曾经太黑,几乎积黑难返,薄熙来打黑累的。
打黑,打得其实就是认真两个字。中国的官员,简单来说,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然后才是国家的,做事多半避重就轻,再大的问题先撂撂,稳字当头,一团和气,混过任期之后就远走高飞,留给下任去做,自己根本不愿意触动、不愿意去碰实质性、根本性的复杂问题、难题。在这种官场哲学下,国家和社会的问题越积越多,直至积重难返,最后不得不动用专*暴力工具来解决问题。
当然,也和主*者个人的能力、资历和背景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观念、决心、毅力。能混到省厅级以上的官员,能力一般没有问题,还是一个官场的积弊和惰性因素。
很多做官的很会说漂亮话,能把你说得眼泪都掉下来,但是仅仅到此为止,是不是能兑现并不在他的考虑之内,即使没有兑现,他也并不作出解释,只是接着说漂亮话;还有的官员能说漂亮话,也能干漂亮事,却总是给人滑头和不踏实的感觉。
薄熙来是一个异数,官场中罕见的人才,身上没有官场的轻佻和花哨的习气。多少年了,我没有看到过像薄熙来这样做痛快事、说痛快话的人了。他说的不是漂亮话,而是实话、贴心话、痛快话,做的不是漂亮事,而是实事、贴心事、痛快事。重庆打黑,真是大手笔,一般人做不出来。薄熙来,可以说引领了中国*坛的新风,更为难得的是,那一份睿智、谦逊和清醒。国家有幸,难得有薄熙来这样的后继之人。
在这次人代会上,薄熙来起初并没有提打黑的事情,就好像这件事本来就是他应该做的,并不居功自傲,只是一再谈到勤勉。之后在面对提问时,薄熙来这样回答:
关于重庆打黑的问题是否满意,我觉得是不是满意主要看人民群众是不是满意,这个评价应该留给广大群众来做出。实际上是不是满意,其实我们现在没有这个心情来评价是不是满意。想一想,死了这么多人,伤了这么多人,我们现在没有心情来做出这种评价。2009年,重庆市*法系统光是命案就破了500多起,有的已经有7、8年的时间,有的时间更长。大家可以设想,一个家庭死了人,又过了这么多年,做何感想,是一种什么心情。人民*府理所当然要为这些家庭把这个案子破了。市委市*府集中力量把五百多起案子破掉,让这些家庭能够感觉到总算解决了多年压在心头的疑案。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觉得,解决了一些问题,应该说比较满意。但是,还有五六百起命案没有破,所以,还不能松劲。因此,我们还远不能满意。只能说,经过一年的奋战,我们心里稍稍地安定了一些。应该说,打黑除恶是不干不行,通过这一年的打黑除恶,我本人的感觉是大吃一惊,原来有这么多的问题,比想象的要严重。
没有比这样的话更加贴切,更让人感到安慰了。这是知心话,充满诚意,没有任何的矫饰和言过其实,只有一个勤勉的、真诚的主*者才能说出这样肺腑之言。听多了官场的空话、套话、废话、场面话、官腔,再听到这样的话,让人感到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
我相信:薄熙来对于打黑的低调,只是对于中国官场微妙之处的心知肚明。对于腐败的官场来说,薄熙来的存在和受到重用,无疑是对于腐败分子的一种潜在威胁,他们对于薄熙来的一言一行都暗中关注,薄熙来对于打黑的高调,只会触动和黑恶分子一个性质的腐败分子的痛处和心病。这些人在暗处,薄熙来在明处,谁知道这些自私自利的人在背后会搞什么阴谋诡计?何况,中国官场讲究四平八稳,讲究能为各方势力所接受,根本无法接受和容忍稍微激进和出跳的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中国官场根深蒂固的丑陋和悲哀,也是薄熙来们的无奈。
只是,岁月不饶人。重庆这样一个小地方,对于薄熙来来说真的是浪费。人才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我不知道,在中国国运当头的大好形势下,像薄熙来这样难得的人才,能否得到更大的施展才华的机会?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