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凉皮是汉中的特色小吃,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汉中,用大米做的凉皮,叫面皮;而在外地用面粉做的凉皮,叫米皮,这是什么鬼?
下面我们简单谈一下汉中凉皮的由来,流传较广的有两个版本:
版本一秦始皇版:秦始皇在位时,南郑(今汉中)有稻田十万亩,有一年久旱不雨,稻田干枯,打下的稻谷尽是稻秕,碾出的大米质量太差,无法向皇帝纳贡,农民们深恐欺君之罪,非常焦急恐慌。当时有位姓朱的农民,他将打下的新大米用水拌湿之后,用专门用来碾米的水磨碾子把大米碾成糊状,然后倾倒在甄蓖上蒸熟切成条状,名为大米皮子,大家尝后个个称奇。他带着面皮和纳贡的人来到秦镇,将面皮献给秦始皇,皇帝吃了面皮美味可口,倍加赞赏,并令今后汉中地区的贡物只能献大米皮子。
版本二曹操版:三国时期曹操兵发汉中,在褒河突遇大水,浸湿了以北方面粉为主的军粮,军士们情急之下,只好将湿成糊状的面粉上笼蒸来吃,由于太稀,蒸出来的馍犹如煎饼一般。为了提高口味,有士兵将油、盐、醋、辣椒等等调料拌着吃!口感颇佳,端给曹操吃。曹操吃的龙颜大悦,问军士:此乃何等美食?军士随口答曰:“此乃面粉所蒸,不知何名”。曹操看到这形如薄饼,状如牛皮,便说到:“此乃面皮也!”。由于汉中古代主要生产大米,面粉很少,人们只好将大米浸泡磨浆,上笼来蒸着吃,但是称谓上却仍然叫“面皮”!这也是出了汉中就叫“米皮”或者“凉皮”的原因!
这就是汉中凉皮的由来,我是舟瑜,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