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慢性胃肠炎 http://www.kwznm.com/zlff/10626.html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普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8dz)
支持专家/医院感染科教授尹有宽
前段时间,小王突然出现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自己吃了点退烧和止吐药后症状略有好转,小王也就没把这当回事。谁知,一周以后,小王发现自己小便颜色跟平常不一样,呈深*色,而且眼睛也变*了,医院诊治。化验显示,小王的转氨酶比正常升高,总胆红素也升高,被诊断为“急性*疸型肝炎”,遂住院。进一步检查发现,血清病*学检测结果仅抗HEVIgM阳性,其他肝炎病*检测均阴性,于是小王被确诊为“急性戊型肝炎”。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小王康复出院。医生了解到,小王在患病前,曾在地摊上吃过羊肉串,当时肉有点生,但因味香并未太在意。
戊肝是什么
戊型肝炎(简称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传染源是戊型肝炎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亚临床型)。戊肝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猪、鸡、牛、羊等啮齿动物体内可检测到HEVRNA。这些动物不是戊型肝炎暴发性流行的传染源,但可以成为散发型戊型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途径,肝炎病人可将带病*的粪便排泄到体外,污染了水源、食物、手及各种用具,当人们接触了这些被污染的物品之后,病*就可能通过口腔进入人体,发生感染并出现临床型或亚临床型肝炎。
戊型肝炎的流行多发生于雨季或者洪水后,而散发型戊型肝炎则主要在冬春季节。冬春季天气寒冷,人们的食欲普遍增加,尤其在元旦、春节、元宵节等节日期间,亲朋好友聚会明显增多,免不了在外聚餐。接触不洁食物的机会多了,也就为散发的戊型肝炎提供了可乘之机。
那些人易感染戊肝
人群对戊肝普遍易感,儿童感染后,多表现为亚临床型,成人则多为临床型。感染戊肝后近半数患者会出现发热、乏力,伴有厌食、恶心、呕吐、厌油腻等消化道症状,可出现巩膜皮肤*染、尿*现象,*疸期易出现胆汁淤积,*疸较深说明病情较重。戊型肝炎为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较好,多数病人于发病6周内康复,但孕妇和老年人的病死率较高。
了解以上戊肝知识后,不难对戊肝做出初步诊断。如果在外吃了生鱼片等海鲜或者没有烧熟的肉类等食物,应警惕戊肝的侵袭。如果在食用上述食物2~10周内出现乏力伴厌食油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应高度怀疑患了急性戊型肝炎,明确诊断有待于实验室检查。一旦患了戊肝,必须住院治疗,隔离期自发病之日算起,应不少于3周。
怎样预防戊肝
预防戊肝,除了接种戊肝疫苗外,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尤为关键,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①必须把住“病从口入”关,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肉类、贝壳类海产品应煮熟烧透,不吃半生不熟羊肉串等烧烤食品,不在不卫生的摊点吃饭。
②平时做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具、茶具和生活用具要经常消*。
③聚餐时提倡用公筷、公匙,最好实行分餐制。
④工厂、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单位的集体食堂要加强卫生管理,加工凉、热菜的工具、容器要分开,并定期消*。
⑤注射戊肝疫苗。
好消息!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版第2版上市啦!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