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初,奉贤县畜牧兽医站姚龙涛等人成功研制了猪用乙脑弱*活疫苗,为我国兽医生物药品填补了一项空白。
图为当时的奉贤县畜牧兽医站和参与研究的技术人员,右二为姚龙涛
现在中国的兽医几乎都知道猪乙型脑炎是一种对养猪业造成重大危害的传染病,年农业部还确定猪乙脑为重大疫病。然而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大部分兽医和养猪业主几乎都不知道乙脑对猪有严重危害。
电子显微镜下的猪乙型脑炎病*粒子
(图中4个明显的黑圆点)
年到年奉贤县畜牧兽医站姚龙涛等人在许多猪场发现,每年的7—10月分娩的头胎母猪,产死仔率高达50%以上,找不到原因。为此,姚龙涛带领科技人员到县种畜场和星火农场种畜场调查,晚间亲临猪舍接产,然后再去南汇和嘉定两县的种猪场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四个种猪场的发病对象清一色都是初产母猪,发病率逾50%、死产初生仔超50%。查看上年的分娩记录,该病局限在7月初至11月初这段时间,发生死产的初产母猪分娩前后食欲和体温均无异常,唯实际分娩日期会逾预产期1日或数日,死产胎猪的剖检特征以水脑症为常见。初步判为疑似猪乙型脑炎,故立即采集20头发生此病的初产母猪血清,请求上海市卫生防疫站协助检测乙脑抗体,但检验结果表明,全部送检样品乙脑抗体都属阴性,一时又陷入困境。
为探明原因,姚龙涛查遍资料,在所有文献中涉及猪乙脑抗体检测都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而当时我国检测人乙脑抗体采用补体结合试验的。后经过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检出抗体阳性率%,从而初步认定为猪乙型脑炎。
奉贤县畜牧兽医站的技术人员经常到各地种猪场进行蹲点调查,采集猪乙脑抗体,及时进行检验对比
乙脑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简称,它是一种以蚊虫为媒介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猪是乙脑病*的主要扩散宿主。因此,对猪乙脑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许多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它对促进养猪业的发展以及控制人的乙脑的流行,都有重要的意义。
奉贤县畜牧兽医站在农业和卫生部门的许多专家、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用多种方法反复进行实验,弄清了上海地区夏秋季节新母猪的死胎或流产主要是由乙脑所造成的。他们在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协作下,进行了反复试验和多种*株以及制苗方法的比较,闯过层层难关,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成功研制了猪用乙脑弱*活疫苗,并已正式投入生产,为我国兽医生物药品填补了一项空白。
年,全国*协五届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姚龙涛作为全国*协代表参加会议,与中央领导合影留念。最后第二排左三为姚龙涛
通过在奉贤、南汇、川沙、青浦、嘉定等县种猪场对头新母猪的试验证明:在乙脑流行前期,及时注射猪用乙脑弱*活疫苗,新母猪产活仔率可由对照组的50%左右提高到90%以上,对预防死胎或流产有显著效果。
乙脑弱*活疫苗已在上海、浙江、江苏三十多个县、市推广应用,进行预防注射的猪有二十余万头,其中新母猪十万多头,按每头新母猪多产四头活仔猪计算,共多产仔猪四十万头,减少损失万元左右。该疫苗在全国推广使用,每年为养猪业减少经济损失近2亿元,海外一些地区和国家也采用这种猪疫苗,预防猪乙型脑炎。该科研项目获农业部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全国医药科学会卫生大会奖。姚龙涛个人两次获“上海市劳模”称号,奉贤县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猪用乙脑弱*活疫苗的研究课题
获全国医药科学会卫生大会奖
猪用乙脑弱*活疫苗的研究课题获农业部颁发的“技术改进二等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