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乙肝患者的家庭管理策略 [复制链接]

1#

众所周知,得了医院、药结下了不解之缘,有的人医院与家之间。出院后,家属、病人自己都很关心回家后怎么办,如何做才能避免经常住院。

患了乙肝的朋友,出院回家后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认真遵守医嘱

1、回家后,按时按顿继续服药。用温白开水服药,不要使用茶水、果汁或牛奶送服。这是因为:

(1)茶水中含有茶碱、鞣酸等复杂的化学成分,有可能会与药物发生反应,影响药效;

(2)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质,有可能造成药物提前分解,影响药效;

(3)牛奶中的脂肪和蛋白质有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降低药效。

图片来源:网络

2、应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不私自停药;如果出现漏服,切勿加倍服用“补回来”,依旧按时服用单份即可。偶尔漏服一次药物不会对疗效造成明显的影响,但加倍服用药物有可能会增加毒副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

3、干扰素应放置在冰箱的冷藏室中(2-8℃),遵医嘱按时用药,用药后72小时内应注意监测体温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

4、按照出院医院相关诊室复诊,医生会依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

5、如遇恶心、呕吐、嗜睡等严重不适,应随时就诊。

6、禁止吸烟饮酒。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个慢性病,正确的治疗、定期复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能够有效阻止疾病的进程,预防并发症。

1、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不少于7小时,23点前入睡,尽量不熬夜。

2、保持适量运动:每天要适度运动1-2小时,预防脂肪肝、高血压等慢性病。不要做剧烈运动,以免增加肝脏负担,影响肝细胞再生。

图片来源:网络

3、保持心理平衡:与人和睦相处,保持情绪平稳,心平气和。情绪激动时,容易出现心率加快、肝脏血流减缓,不利于病情恢复。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早晚通风换气半小时。每周进行卫生间消毒一次,可用含氯消毒液按使用说明书进行稀释后擦拭卫生间地面、墙面、洗手台和马桶。

图片来源:网络

5、为防止各种传染病,家人、亲友聚餐建议分餐制,使用公筷。家庭最好每周进行餐具消毒一次,将碗盘及筷勺放入蒸箱或大锅中蒸或煮沸15-20分钟。

6、保持手卫生:餐前、便后及外出回家后都要洗手。

图片来源:网络

7、长期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应保持注射部位皮肤清洁,预防皮肤感染。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合理膳食

1、病情恢复期,饮食建议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易消化。比如每天ml牛奶、一个煮鸡蛋、适量的鱼肉、鸡肉等(每天至少75克)。

图片来源:Pexels

2、每天的主食要粗细搭配,以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取。谷、薯、杂豆类在-g之间,其中全谷物50-g(包括杂豆类),新鲜薯类50-g。

3、每天的饮食要荤素搭配,每周鱼、禽、蛋和瘦肉换着吃,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图片来源:Pexels

4、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

5、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图片来源:Pexels

6、清淡饮食,低脂(每天的烹调油用量25~30g)少盐(每天6g)。烹调上尽量采用蒸煮炖汆,减少营养成分的流失、减少脂肪的摄入。

7、多喝水,每天至少饮水1ml,以白开水、淡茶水为主,不喝或少喝含碳酸、含糖的饮料,少喝浓咖啡、浓茶。

图片来源:Pexels

8、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高脂肪油腻食物和烧烤,脂肪主要通过肝脏来消化代谢,高脂肪食物会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肝功能恢复。

合理安排日常生活

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性和母婴垂直传播途径进行传播。公共场所中的健身器材、泳池、马桶圈、酒店卧具等物品和日常生活中共餐、拥抱、共事、乘坐公交车等行为是不会传播乙肝病毒的,自己不要因为疾病而心事重重。

图片来源:网络

与亲友相处不需要有心理障碍。只注意一下下面的就好:

1、家庭成员间不要共用牙具、剃须刀等个人卫生用品。

2、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成员若乙肝表面抗体阴性,最好接种乙肝疫苗,获得保护性抗体,可有效预防乙肝。

图片来源:Pexels

3、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备孕前及整个孕医院咨询专业医生,决定何时怀孕、整个孕期检查、生育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做好母婴阻断,严防垂直传播。

(医学科普具有普适性,如有个性化需求,建议您就诊咨询。)

本文转载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