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袁斯茹
患上淋巴瘤,是乙肝病毒在“推波助澜”?4月19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共同在《细胞》子刊《CellReports》发表最新成果。团队构建了一个全面的淋巴瘤单细胞图谱,首次在单细胞水平,解析乙肝感染如何影响淋巴瘤和免疫系统,或将为疾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提供更多见解。
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HBV感染)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最常见慢性传染病之一。据统计,我国现有乙肝病毒感染者万人左右。除了治疗和传染问题。其中,乙肝引发的其他疾病也不可忽视。
此前研究发现,HBV感染与淋巴瘤的发生存在直接联系,但对其扮演的具体角色,一直未有明确定论。
△论文上线截图
华大研究院表示,早在年,该合作团队就运用基因组学技术,发现了HBV感染与恶性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存在直接关联,首次揭示了我国相关患者不同于欧美人群的突变图谱,“我们发现乙肝患者具有年龄偏小,诊断于中晚期,总生存期较短等特点。”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次研究在年成果的基础上,使用单细胞RNA测序方法,深度剖析淋巴瘤微环境图谱,揭示肿瘤细胞高度异质性特点及与免疫细胞互作网络,发现慢性HBV感染对肿瘤细胞存活和免疫逃逸有着显著影响。
“我们发现,HBV感染患者肿瘤中的某种细胞,会发送特定的激活信号,促进肿瘤细胞的生存和活化。此外,患者的恶性细胞甚至能召集肿瘤细胞的一众‘小兄弟’,帮助肿瘤细胞‘逃逸’。”相关负责人任表示,此研究对发展新的靶向免疫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华大供图)
审读:谭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