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阳市解放路有一家手工面点作坊,附近的人都知道他家面点做得好吃,特别是他们炸的麻叶很特别,味道是其他家所做不出来的,黄灿灿的麻叶吃起来非常脆香,深受老人孩子喜欢。现场一位老人告诉笔者,她为了买这家的麻叶,特意骑三轮车跑了半个城过来。
这个正在擀麻叶面的就是丁老板,丁大哥是一位不善言谈的人,每天都在埋头苦干,在他店里看不到任何机械设备,店里所有面点都是靠他一个人手工做出来的。丁大哥今年45岁了,他告诉笔者,他结完婚就来到南阳,一直在开这家面点作坊,一晃已经20年了。这些年他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把一天需要的面给盘出来,再根据每样面点工序来一样一样地制作,一天天一年年的重复着这些工作。
夫唱妇随,丁大嫂每天和丈夫一起在店里忙来忙去,丈夫擀面、切面,她负责将麻叶下锅、翻炸。麻叶炸的好不好吃,最重要的也是在油炸这一道工序,整个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是要有经验在里面的,炸的轻颜色不好,炸的重口感不好,只有掌握适当的火候,才能够炸出这黄灿灿的麻叶。
站在油锅旁的丁大嫂,一边不停翻动着锅内的麻叶,一边告诉笔者说,现在是冬季站在这里还可以,但是热天的时候就不行了。炉火加上锅内的油温,离很远也能感觉到炙热,除了热的一身汗,稍不留意还会被油溅到身上,自己不止一次地被油烫伤过。
而这些黄灿灿的麻叶,制作起来工序还是蛮复杂的。首先要起早把面和上,再把炒熟了的芝麻,五香叶和其它佐料一起柔和,擀成薄薄的一层面皮,一刀刀地切成这样的长方形,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技巧和耐心才能做好。
每年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这些节日,都是售卖麻叶最好的时候。每到这些节日来临时,夫妻俩都需要提前几天准备麻叶,因为他们的麻叶不光零售,还会批发给各个饭店和商超。
夫妻俩在南阳开店已经有20年时间了,他们除了制作手工麻叶,还制作手工麻花,手工沙琪玛等各种面点,当然,他们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不但在南阳市买了房,还供儿子读上了大学。
他们做的每一样甜点都非常有特色,这个沙琪玛和其他家的吃起来也是不一样的,不但甜味适中,而且里面放了黑芝麻、核桃仁,吃起来也是脆脆香香的。
相信很多人对这个面点也有记忆,在河南的一些乡村,每逢过节都会自己制作这种面点。有的地方叫它馓子,有的地方叫炸条,虽然叫法不一样,但味道应该都是一样的,不过这些传统手艺也正在慢慢消失。
这个蚕豆炸的时候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想要炸的恰到好处也是不容易的,油温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而且要中间出锅一次。最重要的是它们需要用剪刀一个一个的剪开,炸出来之后才能出现十字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