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书店采风域外书店风格 [复制链接]

1#

书店采风:域外书店风格


喜欢记账的日本人 年末之际,走进日本大大小小的书店,亮眼之处都有一个“年账”专柜,陈列样式如国内的贺卡,一般数量会在100~300种不等。 日本的年账,就是记录一年账务的本子。当然,所谓的账务并不单纯是钱财的收入、支出。日本人喜欢记下一年中每一天值得记录的事项。近年来,日本年账在制作上日渐考究,印制上的讲究、附加内容的增加和外包装皮质的应用,再配上根据不同对象制作的不同开本,适合了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 曾看见一本家庭健康年账簿,足见其之细致:余额,收入(实收入、预付金支出、借入、税),支出(栏下有食费、一般家计费、保险、积余等)。在食费中细分出:乳、鱼类、肉类、豆制品、绿*色野菜、淡色野菜、芋类、谷物、砂糖、油脂、调味料、调理食品、外食等。在一般家计费中包含了住、衣料、保健卫生、育儿教育、教养娱乐、交通交际、其他等项内容。一样一样地填写,再配以周计、月计、年计,真是一年过去全知道。 详细而完备是年账吸引人的基本条件,而且累年记载,也是个人、家庭历史的完整记录。据说,这种年账在日本已相当普及,至少有60年的历史。 年账在我国尚未流行,这大概一则我们没有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习惯,二则也没有有效地引进和鼓励。 塞纳河畔的书摊 塞纳河左岸,从卢浮宫到巴黎圣母院一带,早在16世纪就出现了书摊。最初当然是简陋的,也许就是背着简单的箱子、背包和折叠椅摆个地摊,天长日久,摆摊的人多了,觅宝的人多了,自然形成了市场。其间,*府也曾强行要求搬迁,但是,书商们在*府忙于战争和其他事情时,又将书摊搬回了塞纳河畔。 后来,巴黎市*府对这个市场进行了立法管理,每个摊位的标准长度都统一。摊位不能顶替或招租,新人要向市*当局提出申请,可能要等上三四年才会由市*府颁发经营许可证,这主要是*府要对市场的规模进行控制。 据有关文献统计,目前塞纳河畔的书摊共有250个,虽然不是每天做生意,但每周营业不得少于四天,好天气、休息日摊位总会多一些。这些书摊的经营品种,大致有旧书、旧刊、旧地图、海报、明星照片、旧照片、硬币、邮票、小古董以及禁书等等。出售物品完好、洁净,不少摊主有专门的塑料袋为顾客包装出售的物品。这些摊主的收入一般不会太好,但自由,而且大多数是因为有兴趣爱好和专业品位,有的是父子相传,有的是夫妻轮值。据一位留学巴黎多年的人介绍,这里经常能看见中国人,也因为中国人多了,那些摊主也学会了“您好”、“便宜”等中国话。 作家冯骥才对塞纳河的描述更是体现了一种农夫面对收获时的感激:尽管我完全不懂法文,每每经过塞纳河边的旧书摊,总会被它们“粘”住。我喜欢旧书。旧书和新书的意义不同。新书让你进入未知的世界,旧书却常常叫你自愧于知之有限。你会恍然大悟,原来今天奉为神明的那些话,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人说过。人类创造过的财富一半遗失在旧书里。而且旧书总带着它往日的风采,引起你的怀念。当油墨的芬芳消失殆尽,变*的纸会散发出一种凝重的岁月的气味。 书摊成了塞纳河、巴黎、法国乃至世界文化的一个景观,如同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因为有着几个世纪的沉淀,几代人的生生不息的努力。 浪漫的巴黎 平实的书店 香榭丽舍大街是巴黎最漂亮的一条街,这条全长1800米的大街两旁汇集了全巴黎最著名的银行、航空公司、高级饭店、高档商店、电影院、娱乐场、酒吧、咖啡店等,这条大街与北京王府井大街已结成了姐妹街。 在这条大街上,有着一家著名的图书音像商店Virgin(维尔京)。巴黎的书店既不张扬又不思改革,但令人产生好感。这家书店有一个厅是由前银行保险库改成的,还留有圆形的库门供人进出。这种自然的举措使历史感和好奇心并存,人们在随意进出之间多了一份留意和关注。我们的书店不就缺少这点吗?这家集图书、音像制品销售于一体的书店门面朴实,里面则充溢着丰满,书架的色调不同,固定、临时的摊台各有天地,这家书店代表了巴黎的大书店形象。 在与法国人交流时,他们总会惊羡中国的书城之大,好像没听说巴黎何时建造了大书店,似乎法国的书店只能开这么大。 巴黎有很多专业书店,有的是以经营语种为个性,有的是以经营类别为特色:有点人无我有、人有我全的个性。 莎士比亚书店是1919年由美国女子西尔维西·碧开设的,专卖英、美文学书籍和杂志,毕加索、乔伊斯、海明威、庞德、劳伦斯都是这里的常客,亏得这家书店的主人都记着与这些名家的接触,这也使其扬名至今。海明威曾说:“当寒风扫过冰冷的街面,这儿更是一个温暖愉快的处所,房中有个大火炉,桌上架上满是书。”这家书店在德*占领巴黎时停办。现在的莎士比亚书店是美国大诗人惠特曼的重孙、文学青年乔治·惠特曼,1964年在莎士比亚诞辰400周年时将弥尔楚书店改成的,这个被称为第二代的莎士比亚书店继续着英文书的销售和与英文作家的友善关系。每周日的午茶与周一晚上的户外诗歌朗诵已经成了书店的传统,并在二三层楼的书架旁放置了几张床,免费提供给旅人住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